•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毒理学高级职称(正高)2024冲刺密卷详细解析(G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11   [手机版]    

卫生毒理学高级职称(正高)2024冲刺密卷详细解析(G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毒理学高级职称(正高)2024冲刺密卷详细解析(G1),更多卫生毒理(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哪种偏倚属于选择偏倚

A. 奈曼偏倚
B. 回忆偏倚
C. 检出征候偏倚
D. 暴露怀疑偏倚
E. 就诊机会偏倚


2. [多选题]下列病因哪些属主要病因

A. 各种致病微生物
B. 机体的外部特征
C. 各种理化因素
D. 病理基因
E. 寒冷、酷热、饥饿、营养不良、长期劳累等


3. [多选题]下列因素中,与眩晕病的发生有关的是( )

A. 外感风邪
B. 忧思恼怒
C. 恣食肥甘
D. 劳倦过度
E. 失血外伤


4. [多选题]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有

A. 样本来源的人群的大小
B. 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
C. 要求的显著性水平
D. 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
E. 要求的把握度


5. [多选题]送上级机关仲裁用的样品在运送前对样品需要

A. 加盖密封
B. 贴上封条
C. 写明日期
D. 加盖公章
E. 或加石蜡封口


6. [单选题]下列特定穴中,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急性病痛的是( )

A. 原穴
B. 背俞穴
C. 八会穴
D. 八脉交会穴
E. 郄穴


7.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

A. 夹持进针法
B. 指切进针法
C. 提捏进针法
D. 自然仰卧法
E. 舒张进针法


8.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胸痹治疗方法的是( )

A. 活血化瘀
B. 通阳宣痹
C. 豁痰泄浊
D. 滋阴润肺
E. 益气通阳


9. [多选题]经络在阐述病理方面的作用是( )

A. 内脏病变反映于五官九窍的途径
B. 五脏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C. 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的途径
D. 脏与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E. 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


10. [单选题]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主要是因为风的性质有( )

A. 风为阳邪
B. 风性轻扬
C. 风性善行
D. 风性数变
E. 风性主动


11. [多选题]下列病理状态不属于"相侮"的是( )

A. 肝火犯肺
B. 肝气犯胃
C. 肝脾不和
D. 肺脾气虚
E. 土侮木


12. [单选题]肝肾亏损带下过少的主症不包括( )

A. 带下过少,甚至全无
B. 烘热汗出,烦热胸闷
C.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D. 小便黄,大便干结
E. 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13. [单选题]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 荆芥
B. 白芷
C. 羌活
D. 防风
E. 藁本


14. [多选题]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从病例的配偶或亲属中选择对照,则

A. 不利于研究遗传因素的作用
B. 有利于研究生活习惯的影响
C. 工作易于进行
D. 应答率较高
E. 配偶对照对控制成年期环境的影响有利


15. [单选题]归脾汤所治心悸失眠的主证是( )

A. 心阴不足,心火亢盛
B. 肾阴不足,虚火旺盛
C. 肝血不足,虚烦不眠
D.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E. 痰湿中阻,清阳不升


16. [多选题]食品卫生标准的特性是

A. 技术性
B. 法规性
C. 效率性
D. 强制性
E. 相关性


17. [单选题]湿热浸淫证湿疮的主要证候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 发病较缓
B. 皮肤潮红灼热
C. 水疱渗液瘙痒
D. 可泛发全身
E. 伴身热心烦


18. [单选题]燥热伤肺型咳嗽宜选用( )

A. 桑菊饮
B. 桑杏汤
C. 银翘散
D. 杏苏散
E. 养阴清肺汤


19. [多选题]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物组成有( )

A. 党参、白术
B. 茯苓、甘草
C. 半夏、陈皮
D. 木香、砂仁
E. 生姜、大枣


20. [单选题]月经提前,量少,质稠,颧赤唇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 )

A. 实热
B. 虚热
C. 郁热
D. 瘀热
E. 湿热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03994o.html
  • 下一篇: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卫生毒理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在线题库(G2) 呕吐不消化之食物,不思饮食,梦则遗精,伴心烦,心悸健忘,口干,舌红,大便秘结# 舌红,提高应答率,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精神(心理)紧张# 劳动强度过度或生产定额不当#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