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计划生育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历年真题试卷(E7),更多计划生育(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禁忌证不包括( )。
A. 月经过多过频
B. 宫颈轻度糜烂
C. 生殖道急性炎症
D. 宫颈过松,子宫脱垂
E. 纵隔子宫
2. [单选题]门诊病历完成最佳时间是
A. 即时
B. 1小时内
C. 当日
D. 2小时
E. 半小时内
3. [单选题]女性,28岁,曾人工流产3次,末次人工流产后闭经3个月,周期性下腹痛,子宫稍大饱满,宫口闭合、尿HCG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子宫腺肌瘤
B. 宫外孕
C. 宫颈粘连
D. 子宫内膜炎
E. 早期妊娠
4. [单选题]肠道致病菌的特征是
A. 抗原结构复杂,均有H、O抗原
B. 在鉴别培养基上为有色不透明菌落
C. 多数分解乳糖
D. 可根据形态染色特征鉴定分型
E. 革兰阴性杆菌
5. [单选题]欲行宫颈锥切术病理检查应符合条件是
A. 宫颈刮片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阴性
B. 已确诊为原位癌
C. 极早期浸润癌
D. 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期
E. 巴氏Ⅲ级
6. [单选题]关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放置宫内节育器时IUD未能放置到宫底,由于宫缩会造成IUD脱落
B. IUD下移,余下宫腔可供囊胚着床造成带器妊娠
C. IUD脱落多发生在带器后1年内,尤其头3个月
D. 经常增加腹压会造成IUD脱落
E. IUD嵌顿是由于放置时损伤子宫壁造成
7. [单选题]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
A. 肽键断裂,一级结构遭到破坏
B. 次级键断裂,天然构象破坏
C. 蛋白质分子发生沉淀
D. 蛋白质中的一些氨基酸残基受到修饰
E. 多肽链的净电荷等于零
8. [单选题]黄体形成的时间是( )。
A. 排卵前7~8日
B. 排卵后7~8日
C. 排卵后9~10日
D. 排卵前9~10日
E. 排卵日
9. [单选题]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
A. 细胞壁
B. 荚膜
C. 芽胞
D. 核质
E. 细胞膜
10. [单选题]丘脑是最重要的痛觉整合系统,丘脑内的核群几乎都与疼痛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脑干网状系统是传导通路
B. 下丘脑对疼痛起着调节作用
C. 脑干网状系统是低级疼痛中枢
D. 边缘系统具有接受和调控疼痛信息的功能
E. 下丘脑对疼痛信号有感觉分辨和反应发动的功能
11. [单选题]有关EBV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嗜B细胞
B. 细胞培养出现典型CPE
C. 与鼻咽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D. 主要通过唾液感染
E. 幼儿感染多无症状
12. [单选题]人工流产术后一天,术后即无阴道出血,下腹痛2小时。妇科检查子宫较正常稍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宫外孕
B. 盆腔感染
C. 宫腔积血
D. 子宫穿孔
E. 宫颈管粘连
13. [多选题]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
A. 主运化
B. 主疏泄
C. 主藏血
D. 主升
E. 主统血
14. [单选题]以下哪种情况可以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A. OGTT:Oh 5.0mmol/L,1h 9.0mmol/L,2h 7.0mmol/L
B. OGTT:Oh 5.0mmol/L,1h 8.5mmol/L,2h 6.2mmol/L
C. OGTT:Oh 4.5mmol/L,1h 8.5mmol/L,2h 7.5mmol/L
D. OGTT:Oh 4.4mmol/L,1h 8.7mmol/L,2h 6.6mmol/L
E. OGTT:Oh 5.1mmol/L,1h 10.0mmol/L,2h 8.5mmol/L
15. [单选题]关于记忆细胞,有误的是
A. 接受TI抗原刺激后形成
B. 寿命较长
C. 包括记忆性T细胞和B细胞
D. 再次遇到相应抗原反应迅速
E. 可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16. [多选题]疾病的转归,取决于邪正的盛衰,其病理变化有( )
A. 邪祛正未复
B. 正虚邪恋
C. 正胜邪退
D. 正邪转化
E. 邪盛正衰
17. [单选题]射精管是( )。
A. 精囊腺排泄管穿经前列腺的部分
B. 输精管最后一段穿经前列腺的部分
C. 与精囊腺排泄管汇合而成的管道,是沟通输精管与尿道的通道
D. 开口于精囊腺的排泄管
E. 射精管全长5cm
18. [单选题]精囊腺正确的描述是( )。
A. 被直肠膀胱凹的腹膜部分包绕
B. 有许多排泄管开口于前列腺窦
C. 无法通过指肛检查触及
D. 是恶性肿瘤多发器官
E. 以上都对
19. [单选题]治疗瘀血停胃型胃痛的主方是( )
A. 柴胡疏肝散
B. 益胃汤
C. 黄芪建中汤
D. 保和丸
E. 失笑散
20. [单选题]中期引产或胎儿娩出过程中一旦可疑羊水栓塞,应立即给予
A. 缩宫素
B. 罂粟碱
C. 阿托品
D. 地塞米松
E. 氨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