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职业卫生(正高)考试模拟题库(O6),更多职业卫生_正高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三妙散"可用于治疗( )
  A. 寒湿腰痛 
  B. 湿热腰痛 
  C. 瘀血腰痛 
  D. 肾虚腰痛 
  E. 肾虚夹寒湿腰痛 
 
2. [多选题]传播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
  A. 社会性 
  B. 普遍性 
  C. 工具性 
  D. 互动性 
  E. 共享性 
 
3. [单选题]肝郁气滞缺乳的主要证候不包括( )
  A. 产后乳少,甚或全无 
  B. 乳房柔软,无胀痛感 
  C. 胸胁胀痛,纳差 
  D. 乳汁浓稠 
  E. 舌苔薄黄,脉弦数 
 
4. [多选题]通常用来反映人群健康状况的指标包括
  A. 死亡指标 
  B. 生长发育指标 
  C. 发病指标 
  D. 患病指标 
  E. 康复指标 
 
5. [单选题]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为( )
  A. 本草 
  B. 青草药 
  C. 方剂 
  D. 天然药物 
  E. 生物药物 
 
6. [多选题]下列疾病中不是农药工人禁忌证的是
  A. 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B. 肝肾疾病 
  C. 白内障 
  D. 皮肤病 
  E. 贫血 
 
7. [多选题]关于职业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控制职业有害因素可消除和减少发病 
  B. 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 
  C. 长期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即可发病 
  D. 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很少只有一人发病 
  E.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8. [单选题]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
  A. 血液 
  B. 泪液 
  C. 汗液 
  D. 津液 
  E. 气 
 
9. [多选题]苯的毒作用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涉及
  A. 损伤DNA,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因骨髓增生不良,最终导致急性髓性白血 
  B. 癌基因的激活 
  C. 氢醌与纺锤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抑制细胞增殖 
  D. 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作用 
  E. 苯代谢物以骨质基质为靶部位,降低造血正调控因子白介素IL-1和IL-2的水平 
 
10. [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符合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的卫生标准( )
  A. 学生在室内学习所需的天然光最低照度为75lx 
  B. 中小学教室各桌面采光系数的最低值应为1.5% 
  C. 中小学教室课桌面的平均照度不低于100lx 
  D. 中小学教室黑板面的平均照度不低于150lx 
  E. 中小学教室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 
 
11. [单选题]痰热扰心型不寐治疗宜选用( )
  A. 龙胆泻肝汤 
  B. 温胆汤 
  C. 半夏泻心汤 
  D. 归脾汤 
  E. 朱砂安神丸 
 
12. [多选题]健康危害行为的主要特点为( )
  A. 造成躯体损害 
  B. 影响心理健康 
  C. 对自己、他人、社会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 
  D. 对健康的危害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 
  E. 这类行为是个体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 
 
13. [多选题]以下为足少阳胆经穴主治病证的是( )
  A. 偏头痛 
  B. 耳目疾患 
  C. 神志病 
  D. 咽喉病 
  E. 小便不利 
 
14.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结局评价的指标( )
  A. 行为改变率 
  B. 活动费用使用率 
  C. 两周患病率 
  D. 慢性病患病率 
  E. 生活质量指数 
 
15. [多选题]职业解除限值的制定依据是
  A. 有害物质的理化特性资料 
  B. 动物实验资料 
  C. 人体毒理学资料 
  D.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E.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16. [多选题]化学物质的哪些理化性质影响其毒效应( )
  A. 溶解性 
  B. 大小 
  C. 挥发性 
  D. 比重 
  E. 电离度和荷电性 
 
17. [多选题]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
  A. 控制和管理职业性致癌因素 
  B. 对致癌剂的限制和使用定出规程 
  C. 健全医学监护制度 
  D. 加强健康教育 
  E. 服用治疗药物 
 
18. [单选题]用逐水法治疗臌胀是( )
  A. 初期使用 
  B. 末期使用 
  C. 治疗的唯一方法 
  D. 自始至终使用 
  E. 正虚邪实时使用 
 
19. [多选题]以下检查结果哪些是铅中毒的表现
  A. 中性粒细胞中出现中毒颗粒 
  B. 网织红细胞增多 
  C. 血红蛋白减低 
  D. 碱性粒细胞增多 
  E. 点彩红细胞增多 
 
20. [多选题]大众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有( )
  A. 针对性原则 
  B. 速度快原则 
  C. 从简性原则 
  D. 可及性原则 
  E. 经济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