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室间隔缺损导管介入堵闭术的适应证是
A. 膜部缺损:年龄≥3岁,室缺距主动脉瓣≥3 mm
B. 肌部室缺≥5 mm或术后残余分流
C. 年龄≥6个月、体重≥4 kg
D. 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有赘生物
E. 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者
2. [多选题]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A. 促进健康
B. 保护健康
C. 预防疾病
D. 恢复健康
E. 治疗疾病
3. [多选题]儿童预防龋齿的措施包括
A.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B. 控制食物中的糖
C. 增加食物中的钙质
D. 氟化物防龋
E. 鼓励母乳喂养
4. [多选题]下列对疼痛描述正确的是
A. 婴幼儿和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较低
B. 患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可影响患者对疼痛的评价
C. 人对疼痛的表达与感受与年龄有关
D. 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其他事物,疼痛会减轻或消失
E. 积极的情绪可减轻疼痛
5. [多选题]关于代谢性酸中毒的描述是
A. 精神萎靡
B. 烦躁不安
C. 口唇发绀
D. 呼吸表浅
E. 中度酸中毒COCp为18~13mmol/L
6. [多选题]社区功能包括
A. 社会化功能
B. 生产、消费及分配的功能
C. 社会参与和归属功能
D. 社会控制功能
E. 相互支持及福利功能
7.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高危新生儿
A. 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
B. 异常分娩的新生儿
C. 早产儿
D. 巨大儿
E. 多产儿
8. [多选题]早产儿易发生佝偻病的原因是
A. 钙、磷储存少
B. 维生素D储存少
C. 胃肠对维生素D及钙、磷的吸收不良
D. 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减少
E. 生长发育需钙、磷、维生素D相对较多
9. [多选题]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
A. 呼吸道感染
B. 公害病
C. 神经系统感染
D. 传染病
E. 低钾血症
10. [多选题]通过医院健康教育可以
A. 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B. 促进医患关系
C. 提供心理咨询
D. 降低医疗成本
E. 进行心理治疗期
1.正确答案 :AB
解析:适应症有:1)室缺距主动脉瓣≥3mm ;2)年龄3岁以上;3)肌部室缺≥5mm;4)术后残余分流。
2.正确答案 :ABCD
解析: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具体体现在促进健康、保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这些方面。故选ABCD。
3.正确答案 :ABDE
解析:儿童预防龋齿的措施包括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2.控制食物中的糖3.氟化物防龋4.鼓励母乳喂养。故选ABDE。
4.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对于疼痛:婴幼儿和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较低;文化背景可影响患者对疼痛的评价;人对疼痛的表达与感受与年龄有关;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其他事物,疼痛会减轻或消失;积极的情绪可减轻疼痛都是正确的。故选ABCDE。
5.正确答案 :AB
解析:主要有a.呼吸深快,通气量增加,PCO2下降,可减轻pH下降幅度,有时呼气中带有酮味;b.面部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常偏低,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病人常伴有严重缺水的症状;c.心肌收缩力和周围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引起心律不齐和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急性肾功能不全和休克;d.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退和消失;e.血液pH值、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SB、BB、BE均降低,血清Cl-、K+ 可升高。尿液检查一般呈酸性反应。
6.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社区功能包括社会化功能;生产、消费及分配的功能;社会参与和归属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相互支持及福利功能等。故选ABCDE。
7.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高危新生儿:有危急症状的新生儿,有各种潜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母亲疾病史:母有糖尿病、感染等;?母孕史:母年龄>40岁或<16岁,妊娠高血压等;?分娩史:难产、手术产、急产等;?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8.正确答案 :BE
解析:新生儿佝偻病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钙磷和维生素D贮备不足:钙磷贮备的75%在妊娠最后3个月。当孕妇患妊高征、日照不足、偏食,以及双胎、早产等,均可以使新生儿体内钙磷和/或维生素D贮备不足。 2、维生素D和钙磷摄取不足:牛乳及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牛乳钙鳞比例不适于肠道吸收。 3、生长速度快:妊娠后3个月胎儿和新生儿生长速度快。 4、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及肝肾功能不完善: 5、其它因素:各种疾病、利尿剂、碳酸氢钠、抗惊厥药等影响钙鳞和维生素的代谢。
9.正确答案 :ACD
解析:小儿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1.麻疹:前驱期表现,特别是Koplik斑是早期诊断关键。典型的为“烧3天、出3天、退3天”,留有脱屑及色素沉着。接触麻疹5天内肌注免疫球蛋白可预防发病。隔离期:一般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出疹后10天。 2.风疹:出疹期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皮疹在淋巴结肿大后24小时出现,24小时出全,一般3天,少有脱皮,较麻疹全身症状轻。隔离期:出疹后5天。 3.幼儿急疹:病原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突然起病,发热3~5天,热退疹出。 4.水痘:在同一部位丘疹、水痘、结痂同时存在,向心性分布。 5.猩红热:主要致病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发热后第2天全身皮肤弥漫充血发红基础上存在密集均匀的红色小丘疹,24小时布满全身,皱褶处密集。疹退脱皮,无色素沉着。 6.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原福氏志贺菌多见。有时在出现肠道症状或腹泻之前先出现休克或脑病表现。怀疑中毒痢尚未排便,可用冷盐水灌肠,取粪便检查。 7.脊髓灰质炎:于体温下降时出现非对称性弛缓性瘫痪,逐渐加重,热退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 8.乙脑:是病毒性脑炎中最重且预后差的一种,乙脑病毒系虫媒病毒。
10.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通过医院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促进医患关系、提供心理咨询、降低医疗成本、进行心理治疗期等。故选ABCDE。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0701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