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儿科医学职称副高2024真题详细答案(D3),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原体可引起百日咳综合征
  A. 副百日咳杆菌 
  B. 百日咳杆菌 
  C. 链球菌 
  D. 腺病毒 
  E. 呼吸道合胞病毒 
 
2. [单选题]乳婴儿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错误的是
  A. 由少到多 
  B. 由稀到稠 
  C. 由细到粗 
  D. 一种一种和一点一点地加 
  E. 同时添加几种 
 
3. [多选题]疳证的常见兼证有
  A. 眼疳 
  B. 门疳 
  C. 骨疳 
  D. 肺疳 
  E. 疳肿胀 
 
4. [单选题]邪侵肺卫型丹痧治疗的首选方剂是
  A. 银翘散 
  B. 桑菊饮 
  C. 透痧凉解汤 
  D. 宣毒发表汤 
  E. 解肌透痧汤 
 
5. [多选题]属于口疮治疗内容的是
  A. 六味地黄丸 
  B. 知柏地黄丸 
  C. 疱疹净 
  D. 可外涂2.5%~5.0%金霉素鱼肝油 
  E. 维生素C
  
 
6. [单选题]小儿癫痫的临床特征不包括
  A. 发作前可有胸闷、眩晕、头痛等先兆 
  B. 可有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目睛斜视等症 
  C. 反复发作 
  D. 发作后有肢体活动障碍 
  E. 可因劳累、惊恐、发热等因素诱发 
 
7. [单选题]小儿肺炎喘嗽X线检查肺部可见
  A. 肺纹理增粗 
  B. 肺纹理紊乱 
  C. 斑片状阴影 
  D. 透亮度降低 
  E. 透亮度增强 
 
8. [单选题]患儿,出生7天。啼哭无力,多卧少动,皮肤干皱,肌肉瘠薄,四肢不温,吮乳乏力,呛乳溢乳,哽气多哕,腹胀腹泻,指纹淡。治疗首选方是
  A. 保元汤 
  B. 生脉饮 
  C. 六味地黄汤 
  D. 补肾地黄汤 
  E. 金匮肾气丸 
 
9. [单选题]青色与黑色的共同主病为
  A. 瘀血 
  B. 肾虚 
  C. 肝病 
  D. 水饮 
  E. 惊风 
 
10. [单选题]预防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D多少单位( )
  A. 100IU 
  B. 200IU 
  C. 300IU 
  D. 400IU 
  E. 500IU 
 
11. [多选题]尿频湿热下注证的证候表现有
  A. 病程短 
  B. 小便频数短赤 
  C. 小腹坠胀 
  D. 发热 
  E. 脉细数 
 
12. [单选题]以下早产儿的外观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乳腺无结节 
  B. 耳郭软,可折叠 
  C. 指(趾)甲达到指(趾)尖 
  D. 足底纹理少 
  E. 皮肤毳毛多 
 
13. [单选题]下列哪位医家被誉为"儿科之圣"
  A. 钱乙 
  B. 扁鹊 
  C. 巢元方 
  D. 张仲景 
  E. 薛己 
 
14. [单选题]患儿,出生32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腹胀,全身散在瘀斑,大便溏薄,舌有瘀点,苔黄。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可选用
  A. 柴胡、郁金 
  B. 枳壳、丹参 
  C. 桃仁、当归 
  D. 大黄、芒硝 
  E. 赤芍、丹皮 
 
15. [单选题]治疗脐风经络闭阻证的最佳方剂为
  A. 止痉散 
  B. 玉真散 
  C. 撮风散 
  D. 羚角钩藤汤 
  E. 小儿脐风散 
 
16. [多选题]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是( )
  A. 心下痞 
  B. 肠鸣 
  C. 呕吐 
  D. 噫气不除 
  E. 下利 
 
17. [单选题]31周早产儿,女性,产后5小时出现气促、发绀,呈进行性加重,伴呼气性呻吟,吸气性凹陷。胸部X线片:两肺有细小颗粒阴影及支气管充气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B.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C.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D. 新生儿湿肺 
  E.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18. [单选题]为了保护易患儿,出生后多长时司即按期接种百日咳疫苗
  A. 3~5天 
  B. 7~10天 
  C. 1~2周 
  D. 3个月 
  E. 1~2月 
 
19. [单选题]桡神经损伤出现
  A. 腕下垂 
  B. 拇指不能作对掌、外展活动,拇指、示指不能过伸,大鱼际萎缩 
  C. 呈猿手畸形 
  D. 拇指不能内收,其余四指不能作内收和外展运动,第四、五手指关节不能屈曲 
  E. 呈爪形手 
 
20. [单选题]男婴,生后15天,证见面目皮肤发黄,黄色淡而晦暗,身倦神疲,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灰白,小便少,舌质淡,苔白腻,首选方剂是
  A. 茵陈五苓散 
  B. 参苓白术散 
  C. 茵陈理中汤 
  D. 复元活血汤 
  E. 茵陈术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