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B0),更多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对怀疑为结肠癌的患者应检测
  A. 抗核抗体 
  B. AFP 
  C. CEA 
  D. IgG 
  E. IL-4 
 
2. [单选题]自抗体中提取纯化IgG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硫酸铵沉淀法 
  B. 亚硫酸钠法 
  C. 离子交换层析法 
  D. 免疫单扩散 
  E. 免疫双扩散 
 
3. [单选题]正常妊娠晚期羊水量约为
  A. 200~300ml 
  B. 300~400ml 
  C. 400~600ml 
  D. 600~800ml 
  E. 800~1200ml 
 
4. [单选题]高选择性蛋白尿中不存在的是( )。
  A. 清蛋白 
  B. 前清蛋白 
  C. 溶菌酶 
  D. α2-巨球蛋白 
  E. β2-微球蛋白 
 
5. [单选题]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尿特点是
  A. 尿少、比重低 
  B. 尿少、比重高 
  C. 尿多、比重高 
  D. 尿多、比重低 
  E. 尿少、比重正常 
 
6. [多选题]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可以产生的结果有( )。
  A. 肉芽肿形成 
  B.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C. 骨髓移植病人的骨髓发育不良 
  D. 对结核菌杀伤 
  E. 养鸽者病 
 
7. [单选题]下列哪种蛋白质浓度的下降可对血浆渗透压产生较大影响( )。
  A. α1酸性糖蛋白 
  B. C-反应蛋白 
  C. 清蛋白 
  D. 纤维蛋白原 
  E. 免疫球蛋白 
 
8. [多选题]在气液色谱中,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A. 吸附能力小的 
  B. 吸附能力大的 
  C. 溶解能力大的 
  D. 挥发性大的 
  E. 溶解能力小的 
 
9. [单选题]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MCV低于正常,最有可能的是
  A. 血小板聚集 
  B. 红细胞碎片 
  C. 大血小板增多 
  D. 小红细胞干扰 
  E. 小血小板增多 
 
10. [单选题]若积液CEA/血清CEA>4.3,提示积液性质为
  A. 癌性积液 
  B. 结核性积液 
  C. 胸膜炎积液 
  D. 风湿性积液 
  E. 充血性心力衰竭性积液 
 
11. [单选题]延伸至腹部的胸部标志线是
  A. 肩胛线 
  B. 胸骨线 
  C. 腋中线 
  D. 腋前线 
  E. 腋后线 
 
12. [单选题]灰尘细胞是下列何种脱落细胞学涂片的标志物
  A. 尿液 
  B. 胸腔积液 
  C. 腹腔积液 
  D. 痰液 
  E. 胃液 
 
13. [单选题]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技术测定散射光强度通过的角度是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E. 多个 
 
14. [单选题]脑脊液的主要功能为
  A. 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 
  B. 调节颅内压力和碱贮存量 
  C. 提供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运出代谢产物 
  D. 通过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E. 以上答案均正确 
 
15. [单选题]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
  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皮肤伤口 
  D. 胎盘 
  E. 接种 
 
16. [单选题]2003年国际实验血液学学会(ISLH)提出了尿中颗粒计数的参考方法,关于此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尿中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和鳞状上皮细胞计数的参考方法 
  B. 为了提高尿颗粒检测和识别的准确性,推荐使用相差显微镜和活体染色技术 
  C. 若计数时,计数池干掉,必须清洗后重新充池 
  D. 采用不离心新鲜尿液标本 
  E. 可使用普通玻璃容器 
 
17. [单选题]目前认为HDL有下列作用,但除外( )。
  A. 激活脂蛋白脂酶 
  B. 促进血浆胆固醇酯化 
  C. 促进脂质通过肠壁的运输 
  D. 输送肝细胞外的过量胆固醇进入肝脏后排泄 
  E. 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18. [单选题]静脉采血法的采血部位首选
  A. 股静脉 
  B. 手背静脉 
  C. 肘部静脉 
  D. 颈外静脉 
  E. 内踝静脉 
 
19. [多选题]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生理作用是:
  A. 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B. 维持血管内壁"血管蛋白层"的正常 
  C. 溶解血栓,防止血液无限制凝固 
  D. 保证血液循环的畅通 
  E. 保证腺体导管的畅通 
 
20. [单选题]引起人类散发性细菌性肠炎的常见致病菌是
  A. 胎儿弯曲菌 
  B. 产气荚膜梭菌 
  C. 幽门螺杆菌 
  D. 空肠弯曲菌 
  E. 肉毒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