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外科卫生正高高级职称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B8),更多中医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烧伤症见神疲蜷卧,面色苍白,呼吸气微,表情淡漠,嗜睡,自汗,肢冷,尿少,创面大量液体渗出,舌淡暗苔灰黑,脉微欲绝,或虚大无力。内治方剂是
  A. 黄连解毒汤 
  B. 八珍汤 
  C. 人参养荣汤 
  D. 桂枝加桂汤 
  E. 四逆汤 
 
2. [多选题]药疹常见的病因病机包括
  A. 冲任不调 
  B. 风热侵袭 
  C. 血热 
  D. 火毒炽盛 
  E. 气滞血瘀 
 
3. [单选题]湿温变证,便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无华,脉象微细。宜先用
  A. 独参汤 
  B. 黄土汤 
  C. 真武汤 
  D. 生脉散 
  E. 至宝丹 
 
4. [多选题]患者左手拇指末节肿胀12天,痛如鸡啄,伴高热、头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数。内服代表方为
  A. 透脓散 
  B. 仙方活命饮 
  C. 牛蒡解肌汤 
  D. 五神汤 
  E. 黄连解毒汤 
 
5.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四时病脉的是
  A. 胃而有毛曰秋病 
  B. 胃而有石曰冬病 
  C. 软弱有石曰冬病 
  D. 石而有钩曰夏病 
  E. 石多胃少曰夏病 
 
6. [单选题]下列含有干姜、生姜的方剂是
  A. 小半夏汤 
  B. 半夏干姜散 
  C. 生姜半夏汤 
  D. 干姜人参半夏丸 
  E. 小半夏加茯苓汤 
 
7. [单选题]症见身灼热,躁扰不安,斑色紫赤,稠密成片,舌深绛,脉数,用下列哪组药治疗最合适
  A. 犀角、生地、赤芍、丹皮 
  B. 犀角、玄参、生地、石膏、知母 
  C. 羚羊角、玄参、钩藤、桑叶、菊花 
  D. 犀角、丹皮、白芍、生地、阿胶 
  E. 青蒿、鳖甲、生地、丹皮、知母 
 
8. [多选题]阿托品可作为麻醉前用药是因为其有以下哪些作用
  A. 减低胃肠道紧张度、过分蠕动和痉挛 
  B. 抑制腺体分泌 
  C. 阻止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 
  D. 抑制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E. 对抗麻醉性镇痛药的呼吸抑制 
 
9. [多选题]有关联合使用抗生素的目的,正确的是
  A. 提高抗菌效能 
  B. 减少毒性反应 
  C. 防止及延迟细菌耐药性 
  D. 提高免疫功能 
  E. 降低个别药物剂量 
 
10. [多选题]Horn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
  A. 同侧眼睑下垂 
  B. 瞳孔缩小 
  C. 眼球内陷 
  D. 面微红、不出汗 
  E. 眼结膜充血、鼻塞 
 
11. [单选题]不属于寒热并用的方剂是
  A. 半夏泻心汤 
  B.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C. 黄连汤 
  D. 黄芩汤 
  E. 乌梅丸 
 
12.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外科疾病主要病理变化( )
  A. 外邪入侵 
  B. 气血凝滞 
  C. 经络阻塞 
  D. 红肿热痛 
  E. 脏腑功能失调 
 
13. [单选题]张仲景治黄疸用了下列哪种治法
  A. 汗下清 
  B.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C. 汗下和清消补 
  D. 汗下和温清消补 
  E. 汗下吐消 
 
14. [单选题]根据原文"蒸蒸发热者"当用的方药是
  A. 桂枝汤 
  B. 白虎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小承气汤 
  E. 栀子豉汤 
 
15. [多选题]为了预防排斥反应,器官移植前应作的检查是
  A. ABO血型 
  B.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 
  C. HLA配型 
  D.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E. 血小板抗原检测 
 
16. [多选题]常用局麻药的一次限量下哪些是正确的
  A. 普鲁卡因1000mg 
  B. 丁卡因表面麻醉40mg 
  C. 利多卡因神经阻滞400mg 
  D. 布比卡因神经阻滞150mg 
  E. 以上都不对 
 
17. [单选题]湿温,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其病机为
  A. 余热未尽,肺胃阴伤 
  B. 余邪深伏于阴分 
  C. 热久不去,肝肾阴伤 
  D. 余湿未尽,胃气未舒 
  E. 湿胜阳微 
 
18. [多选题]阳明病的性质主要是( )
  A. 里证 
  B. 虚证 
  C. 实证 
  D. 热证 
  E. 寒证 
 
19. [多选题]颈部非甲状腺的肿块与瘿病的鉴别要点是
  A. 位于颈靥部 
  B. 伴有甲亢症状 
  C. 位置不在结喉两侧 
  D. 与吞咽动作关系不明显 
  E. 多为恶性肿瘤 
 
20. [多选题]内痔注射法的适应证有
  A. 混合痔的内痔部分 
  B. 内痔伴有肛周急慢性炎症或腹泻 
  C. 各期内痔 
  D. 因腹腔肿瘤引起的内痔和临产期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