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采用图文对照法编撰的本草著作有( )
A. 《新修本草》
B. 《神农本草经》
C. 《本草品汇精要》
D. 《吴普本草》
E. 《饮膳正要》
2. [单选题]为了制剂、配方的需要,赭石宜采用的加工方法是
A. 碾捣
B. 揉搓
C. 制绒
D. 拌衣
E. 切制
3. [多选题]百合地黄汤中百合使用方法是( )
A. 用手擘开
B. 用刀切碎
C. 清水洗净
D. 水渍一宿去白沫
E. 用泉水煎煮
4. [单选题]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均具有什么样的生物活性,临床用作抗炎药
A. 抗菌消炎
B. 抑制细菌生长
C. 解毒保肝
D.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 促进细胞再生
5. [单选题]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之午后发热证,治宜选用
A. 补中益气汤
B. 清营汤
C. 青蒿鳖甲汤
D. 三仁汤
E. 丹栀逍遥散
6. [单选题]川牛膝和怀牛膝功效的主要不同点是
A. 川牛膝偏清上部火热,怀牛膝偏清下部湿热
B. 川牛膝偏补肝肾,怀牛膝偏祛风湿
C. 川牛膝偏活血通经,怀牛膝偏利尿通淋
D. 川牛膝偏强腰膝,怀牛膝偏活血通经
E. 川牛膝活血通经力强,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7. [单选题]栀子镇静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 黄酮类
B. 挥发油
C. 熊果酸
D. 栀子苷
E. 栀子素
8. [单选题]药材益母草与薄荷性状鉴别特征的主要区别是
A. 茎的形状
B. 叶片的形状
C. 叶序类型
D. 花序类型
E. 果实类型
9. [单选题]下列对湿热灭菌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影响灭菌效果
B. 用湿饱和蒸气灭菌效力最好
C. 灭菌时间与灭菌温度成反比
D. 具有灭菌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E. 是目前制剂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
10. [单选题]既理气健脾,又燥湿化痰的药物是( )
A. 青皮
B. 半夏
C. 枳实
D. 陈皮
E. 木香
11. [单选题]丹参和川芎共同的药理作用是
A. 收缩动脉
B. 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C. 扩张血管
D. 抗惊厥
E. 泻下
12. [单选题]患者久咳,兼有便溏、乏力,医用六君子汤,属于( )治法
A. 治病求本
B. 益火消阴
C. 标本兼治
D. 塞因塞用
E. 虚则补其母
13. [单选题]治疗脾胃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宜选用的药物是
A. 细辛
B. 干姜
C. 丁香
D. 黄连
E. 肉桂
14. [单选题]粉末直接压片用的干黏合剂是
A. 糊精
B. 淀粉
C. 羧甲基淀粉钠
D. 硬脂酸镁
E. 微晶纤维素
15.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升阳之功
A. 白术
B. 柴胡
C. 葛根
D. 升麻
E. 黄芪
16. [单选题]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剂量在0.01~0.1g之间应配制成
A. 5倍散
B. 10倍散
C. 50倍散
D. 100倍散
E. 1000倍散
17. [单选题]炮制藤黄常用的辅料是:
A. 酒
B. 醋
C. 豆腐
D. 蜜
E. 甘草汁
18. [单选题]以下哪种药不需要碾捣( )。
A. 龙骨
B. 龟甲
C. 诃子
D. 竹茹
E. 莱菔子
19. [单选题]具有发泡性的化学物质是
A. 皂苷
B. 香豆素
C. 黄酮
D. 挥发油
E. 生物碱
20. [单选题]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作用,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的药物是
A. 桂枝
B. 姜黄
C. 乳香
D. 秦艽
E. 川芎
1.正确答案 :AC
解析:《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有文字而无图,《饮膳正要》为食疗专著,《新修本草》首创图文对照编撰法,《本草品汇精要》中绘有彩图千余幅,故采用图文对照编撰的著作应为《新修本草》和《本草品汇精要》。
2.正确答案 :A
解析:碾捣:某些药物由于形体特殊或细小,不便切制,均须碾或捣碎,以便调配和制剂,使其充分发挥疗效。传统上有“逢石必捣”和“逢子必捣”之说。矿物类:赭石、自然铜、龙骨、磁石等;甲壳类:龟甲、穿山甲、牡蛎等;果实种子类:芥子、莱菔子、苍耳子、砂仁等;根及根茎类:川贝、制半夏、珠儿参、三七等。故此题应选A。
3.正确答案 :ACDE
4.正确答案 :D
解析:甘草皂苷和甘草次酸都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的生物活性,临床上作为抗炎药使用,并用于治疗胃溃疡,但只有18-βH的甘草次酸才具有ACTH样的作用,18-αH型则没有此种生物活性。故本题应选D。
5.正确答案 :D
6.正确答案 :E
解析:怀牛膝具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之功;主治血瘀证,腰膝酸痛,下肢痿软,淋证,水肿,小便不利,上部火热症等。川牛膝具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等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癥瘕积聚,包衣不下,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症。故E正确。
7.正确答案 :C
解析:栀子镇静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熊果酸;熊果酸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对东莨菪碱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故C正确。
8.正确答案 :B
解析:益母草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约0.5c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完整者下部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裂片全缘或具少数锯齿。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长约2cm。气微,味微苦。薄荷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所以药材益母草与薄荷性状鉴别特征的主要区别是叶片的形状。故本题应选B。
9.正确答案 :B
10.正确答案 :D
解析:陈皮入脾肺二经,既理气健脾,又燥湿化痰。
11.正确答案 :C
解析:川芎的药理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脑缺血,抗心肌缺血,扩血管,降血压等;丹参的药理作用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扩张血管、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镇静、抗肝损伤、改善肾功能、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抗氧化等。故C正确。
12.正确答案 :E
13.正确答案 :B
解析:干姜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应用】1.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感寒腹痛",为温暖中焦之主药。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多与人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伤寒论》);亦可单用本品研末服,治寒邪直中脏腑所致腹痛(《外台秘要》);治胃寒呕吐,常配高良姜,如二姜丸(《和剂局方》);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入即吐者,可与黄芩、黄连、人参等同用,如干姜黄芩黄连入参汤(《伤寒论》);治中寒水泻,可单用为末服,亦可与党参、白术、甘草等同用。2.亡阳证,肢冷脉微:本品辛热,入心、脾、肾经,有温阳守中,回阳通脉的功效。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伤寒论》)。正如《本草求真》所云:"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3.寒饮喘咳:本品辛热,入肺经,善于温肺散寒化饮。治寒饮喘咳,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伤寒论》)。故本题应选B。
14.正确答案 :E
15.正确答案 :A
解析:白术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柴胡可疏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葛根可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升麻可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黄芪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故答案A符合题意。
16.正确答案 :B
17.正确答案 :C
18.正确答案 :D
解析:对某些矿物类、甲壳类以及植物类药物,因质坚硬或坚实,不便调剂或不易煎出有效成分,在调剂时须碾碎或捣碎。现将须碾捣的常用药物举例如下:①矿物类。石膏、赭石、磁石、龙骨、龙齿、花蕊石、白石英、紫石英等;②甲壳类。鳖甲、龟甲、炙穿山甲(代)、牡蛎、石决明、蛤壳、瓦楞子等;③果实种子类。芥子、牵牛子、莱菔子、牛蒡子、酸枣仁、豆蔻、草果仁、瓜萎仁、郁李仁、苦杏仁、桃仁、诃子等。
19.正确答案 :A
解析:皂苷是一类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与水混合振摇时可生成持久性的似肥皂泡沫状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许多中药例如人参、三七、知母、远志、甘草、桔梗、柴胡等都含有皂苷。
20.正确答案 :B
解析:姜黄应用于1.气滞血瘀,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瘕,跌扑肿痛:本品辛行苦泄,温散通滞,既入血分,又入气分,长于止痛,善治气滞血瘀诸痛证。治心血瘀滞之心胸刺痛,常配伍当归、木香、乌药等,如姜黄散(《圣济总录》);治肝胃寒凝气滞之胸胁疼痛,常配伍枳壳、桂心、炙甘草,如推气散(《重订严氏济生方》);治气滞血瘀之痛经经闭,产后腹痛,常配伍当归、川芎、红花等药,如姜黄散《妇人良方》;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伍苏木、乳香、没药等药,如姜黄汤(《伤科方书》)。2.风湿肩臂疼痛:本品辛散苦燥,温通经脉,能祛除关节经络之风寒湿邪,通行气血而通络止痛,尤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常配伍细辛、防风、当归等,如三痹汤(《妇人良方》)。故本题应选B。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0jryq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