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2. [单选题]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有诊断意义的指标是
A. HCV阳性
B. 尿胆红素阳性
C. HBV阳性
D. HAV阳性
E. 抗HBe
3. [单选题]肾性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
A. 大面积烧伤
B. 严重挤压伤
C. 双侧输尿管结石
D. 重度低渗性缺水
E. 血容量减少
4. [单选题]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中或近距离接触病人时需
A. 戴外科口罩
B. 戴医用防护口罩
C. 穿隔离衣
D. 戴一次性手套
E. 戴防护镜
5. [单选题]普通病房中进行无菌操作前洗手的范围是
A. 双手手掌
B. 双手
C. 双手及前臂
D. 双手、前臂及肘部
E. 双手、前臂及肘上10cm
6. [单选题]慢性呼吸衰竭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先决条件是
A. 使用呼吸兴奋剂
B. 保护脑细胞功能
C. 氧疗
D. 建立通畅的呼吸道
E.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7. [单选题]正常成人每日钾盐的需要量为
A. 1g
B. 2~3g
C. 4~5g
D. 6~7g
E. 8~9g
8. [单选题]不符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的是
A. 病毒性感染者适当选用抗菌药
B. 适宜的药物、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C. 联合应用须有严格指征
D. 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
E. 尽量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的发生
9.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因胸痛就诊,诊断为心绞痛。发生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是
A. 主动脉瓣狭窄
B.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 心动过速
D. 心动过缓
E. 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
10. [单选题]由免疫因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
A. 白血病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ITP
D. 营养性贫血
E. 红细胞增多症
11. [单选题]肾前型急性肾衰竭常见的原因
A. 肾中毒
B. 挤压伤
C. 大出血、休克
D. 双侧输尿管结石
E. 蛇咬伤
12. [单选题]心脏骤停后,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时间是
A. 6min
B. 8min
C. 10min
D. 12min
E. 14min
13. [单选题]医疗用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可分为几类( )
A. 1类
B. 3类
C. 5类
D. 7类
E. 9类
14. [单选题]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描述不妥
A. 急性型多见于青年女性,慢性型多见于儿童
B. 急性型起病前多有感染病史,慢性型起病隐匿,不易觉察
C. 急性型出血较为严重,慢性型出血较轻,贫血多为首发表现
D. 慢性型多数反复发作
E. 急性型多数呈自限性
15. [单选题]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属于哪类控制
A. 质量控制
B. 同期控制
C. 全面控制
D. 反馈控制
E. 前馈控制
16. [单选题]慢性肺心病患者给氧方式为
A. 低流量、低浓度间断吸氧
B. 高流量、高浓度间断吸氧
C. 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D. 高流量、高浓度持续吸氧
E. 高浓度和低浓度吸氧交替进行
17. [单选题]肺炎球菌肺炎患者首选的治疗是
A. 青霉素G
B. 链霉素
C. 氯霉素
D. 庆大霉素
E. 四环素
18. [单选题]肺气肿最具特征性的体征为
A. 两侧胸廓膨隆
B. 呼吸活动度减弱
C. 触觉语颤减弱
D. 叩诊呈过清音
E. 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19. [单选题]支气管哮喘典型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 发作性吸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B. 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C. 哮喘发作越重,哮鸣音越强
D. 肺内同时闻及哮鸣音及水泡音
E.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20. [单选题]医院感染病原菌中最常见的是
A. 革兰阴性菌
B. 革兰阳性菌
C. 真菌
D. 病毒
E. 衣原体
1.正确答案 :C
解析:】2012年6月26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2.正确答案 :B
解析:肝功能检查: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持续时间较长,血清胆红素>17μmol/L(1mg/dl),尿胆红素阳性对病毒性肝炎有诊断意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八章妊娠期合并症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B
解析:1.内源性肾毒素、外源性肾毒素以及生物性毒素可造成肾实质性损害。最常见的原因是挤压伤,肌红蛋白大量释放引起肾小管阻塞、坏死。【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病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肾脏本身没有原发性损害,因各种原因导致尿路梗阻,出现继发性肾损害。【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病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 :A
解析:口罩的使用:为防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的传播,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中或近距离接触病人时需戴外科口罩。医护人员接触通过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的使用:当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敷料、引流物时应戴手套。手套使用为一次性,不可重复使用;出现破损时应立即更换。隔离衣的使用:衣服有可能被分泌物、渗出物污染时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病人时,对病人施行保护性隔离时使用隔离衣。
5.正确答案 :B
解析: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保持无菌区域?无菌物品不被污染。
6.正确答案 :D
解析:气道不通畅时可加重呼吸肌疲劳,气道分泌物积聚时可加重感染,并可导致肺不张,减少呼吸面积,加重呼吸衰竭,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重要措施。
7.正确答案 :B
解析:正常人每日需要钾盐2~3g,相当于10%的氯化钾溶液20~30ml。
8.正确答案 :A
解析:病毒性感染者应使用抗病毒药物。
9.正确答案 :E
解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是心绞痛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腔狭窄和(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冠状动脉扩张能力减弱,血流量减少,对心肌供血处于相对固定状态。当心脏负荷突然增加时,冠脉不能响应扩张以满足心肌需血量;或是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不能满足心肌需血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脏内的传入神经末梢而产生心绞痛。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绞痛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 :C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呈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 :C
解析:急性肾衰竭病因有肾前型、肾型及肾后型三种。肾前型是因大出血、休克、严重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损害,发生之前肾没有原发性损害。肾后型是肾本身没有病变,主要是由于肾至尿道发生病变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尿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最常见于双肾结石、双侧肾盂输尿管梗阻、后尿道瓣膜、外伤狭窄、肿瘤及炎症等。
12.正确答案 :A
解析:心脏骤停后各重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性不同,其中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只有6分钟,因此抢救时应争分夺秒。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脏骤停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 :B
解析: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3类。
14.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型临床较少见,多见于儿童(2~6岁),起病前常有感染病史,起病急,可发热,出血症状重,可有内脏出血,病程短,多数呈自限性。慢性型临床多见,多见于女青年,起病缓且不易觉察,女性患者常以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一般出血症状较轻,贫血多为首发表现,病程长,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15.正确答案 :E
解析:1.前馈称预先控制,是面向未来的控制,是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前馈控制的工作重点是防止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的控制来实现的,在护理管理中称为基础质量控制。如急救物品完好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人员的素质等均属此类控制。
2.同期控制又称为过程控制、环节质量控制,其纠正措施是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护理管理者通过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对执行计划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控制,当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偏差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3.反馈控制又称后馈控制、结果质量控制,这类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之后。主要将工作结果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对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防止偏差的继续发展或再度发生。
16.正确答案 :C
解析: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氧。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17.正确答案 :A
解析:肺炎球菌肺炎治疗首选青霉素G,80万U肌内注射,每4~6小时一次,热退后继续用药3天,一般疗程7~10天。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肺炎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18.正确答案 :D
解析:典型的肺气肿患者胸廓呈桶状;呼吸运动减弱,两侧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但是正常人群也可出现两侧胸廓膨隆,肺实变性疾病也可出现语颤减弱,深昏迷时也可出现呼吸活动度减弱,哮喘时也可出现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叩诊呈过清音是肺气肿最具特征性的体征。
19.正确答案 :B
解析: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是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
20.正确答案 :A
解析:1.目前,医院感染90%为条件性致病菌引起,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克雷伯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发生率超过50%。多数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0r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