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风湿病学正高卫生高级职称2024历年考试真题(Q6),更多风湿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风湿病学正高卫生高级职称2024历年考试真题(Q6),更多风湿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有关骨关节炎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好发于中老年人 
  B. 血沉多增快 
  C. X线多正常 
  D. 可累及单关节或多关节 
  E. 无晨僵表现 
 
2. [多选题]止带方的药物组成有( )
  A. 茯苓、猪苓 
  B. 车前子、泽泻 
  C. 茵陈、黄柏、栀子 
  D. 丹皮、赤芍、牛膝 
  E. 生地、黄芩、木通 
 
3. [单选题]下列晕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立即起针 
  B. 卧床时头部抬高 
  C. 饮适量温水或热茶 
  D. 针刺人中穴 
  E. 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4. [单选题]热痹的治法是( )
  A. 清热通络,疏风祛湿 
  B. 清热解毒,养阴除痹 
  C. 清热化湿,凉血除痹 
  D. 祛风化湿,通络除痹 
  E.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5. [多选题]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
  A. 根治类风湿关节炎 
  B. 减轻或消除关节肿痛、压痛、晨僵或关节外症状 
  C. 控制疾病发展,防止和减少关节骨的破坏 
  D. 尽可能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 
  E. 促进已破坏的关节骨的修复 
 
6. [多选题]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部位有( )。
  A. 子宫颈黏膜 
  B. 支气管黏膜 
  C. 阴道壁黏膜 
  D. 胃黏膜 
  E. 膀胱黏膜 
 
7. [单选题]足少阳胆经穴中善治乳痈、瘰疬的穴是( )
  A. 环跳 
  B. 肩井 
  C. 悬钟 
  D. 足窍阴 
  E. 风池 
 
8. [多选题]下列表现中,提示中风阳闭的有( )
  A. 躁扰不安 
  B. 痰浊壅盛 
  C. 二便自遗 
  D. 面赤身热 
  E. 舌苔黄腻 
 
9. [多选题]属于脉律不齐的脉有( )
  A. 数脉 
  B. 紧脉 
  C. 结脉 
  D. 促脉 
  E. 代脉 
 
10. [单选题]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不能温煦故疼痛 
  B. 寒性收引,气机收敛,故疼痛 
  C. 寒主收引,经脉拘急而疼痛 
  D. 寒客肌表,卫阳被郁不得宣泄而疼痛 
  E. 寒性凝滞,气血阻滞而疼痛 
 
11. [多选题]属于解表剂的是( )
  A. 柴葛解肌汤 
  B. 桂枝汤 
  C. 麻黄汤 
  D. 银翘散 
  E. 白虎汤 
 
12. [单选题]下列腧穴定位中,不正确的是( )
  A. 中冲穴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B. 关冲穴在手无名指末桡侧,距指甲角0.1寸 
  C. 少冲穴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D. 少商穴在手拇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E. 内关穴在腕背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 
 
13. [单选题]二陈汤的君药是( )
  A. 半夏 
  B. 橘红 
  C. 茯苓 
  D. 橘红、茯苓 
  E. 半夏、橘红 
 
14. [多选题]阴虚便秘与血虚便秘均可见( )
  A. 大便干结 
  B. 头晕眼花 
  C. 形体消瘦 
  D. 眩晕耳鸣 
  E. 脉细 
 
15. [多选题]关于肝脂肪变性,下述哪些项是正确的?( )
  A. 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很常见 
  B. 肝细胞脂肪变性后体积常增大 
  C. 重度脂肪变性肝细胞可融合成脂囊 
  D. 肝脂肪变性可继发肝纤维化 
  E. 肝脂肪变性常有肝功能障碍 
 
16. [多选题]肾性骨病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区别是
  A. 尿磷/肌酐降低 
  B. 为肾病引起 
  C. 骨矿密度升高 
  D. 肠钙吸收升高 
  E. 血磷升高 
 
17. [多选题]腹膜种植性转移癌可来自( )。
  A. 肝癌 
  B. 肠癌 
  C. 胃癌 
  D. 卵巢癌 
  E. 膀胱癌 
 
18. [单选题]银翘散的主治病证是( )
  A. 风寒表实证 
  B. 风寒表虚证 
  C. 风热表证 
  D. 气虚外感证 
  E. 风湿表证 
 
19. [单选题]下述选项中,与疠气流行较不密切的是( )
  A. 气候反常 
  B. 环境因素 
  C. 预防措施不当 
  D. 社会因素 
  E. 精神因素 
 
20. [单选题]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主( )
  A. 心血不足 
  B. 肺气虚 
  C. 肾精不足 
  D. 肝气郁结 
  E. 脾虚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