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儿童保健医学副高职称题库精选(W5),更多儿童保健(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深层神经反射不包括
A. 提睾反射
B. 膝反射
C. 跟腱反射
D. 肱二头肌腱反射
E. 肱三头肌腱反射
2. [单选题]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 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 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 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3. [单选题]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不正确的说法是
A. 社区健康教育
B. 社区预防与康复
C. 慢性病防治与管理
D. 疑难重症的诊疗
E.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4. [单选题]WHO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时间是
A. 1945年
B. 1977年
C. 1990年
D. 2000年
E. 2005年
5. [单选题]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最关键步骤是
A. 收集年龄别疾病死亡资料
B. 收集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
C. 将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
D. 计算存在的死亡危险
E. 计算评价年龄
6. [单选题]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3个层次是指
A. 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
B. 交通意外、身心疾病、社会病
C. 疾病、伤害、健康
D. 慢性病、急性病、地方病
E. 公害、职业病、现代文明病
7.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类型的室间隔缺损很少能自然闭合
A. 肺动脉下或双动脉下漏斗隔缺损
B. 膜周部缺损
C. 肌部小梁部缺损
D. 膜周部及肌部小梁部缺损
E. 以上都不是
8. [单选题]禁止把肾上腺皮质激素用于
A. 水痘患儿
B. 重症感染患儿
C. 血液病患儿
D. 过敏性疾病患儿
E. 肾病患儿
9. [单选题]媒体材料制作是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掌握的一种
A. 制作技能
B. 基础技能
C. 主要技能
D. 重要技术
E. 核心技能
10. [单选题]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陈述是( )
A. 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
B. 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近因是充分的
C. 单个的充分病因不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
D. 毒物是中毒死亡的充分病因
E. 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
11. [单选题]孕母诉:第一胎孕7个月早产,生后两天因呼吸不规则,抽风,诊断为"颅内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孕8个月,今日见红入院,担心胎儿又会有生命危险。下列哪项措施对预防无效
A. 提高产科技术,避免窒息、产伤
B. 胎儿娩出后保持安静,密切观察病情
C. 胎儿娩出后注意保暖,缺氧时吸氧
D. 胎儿娩出后,按20~30ml/kg静推5%碳酸氢钠
E. 胎儿娩出后,肌注维生素K15mg
12. [单选题]所有辨证方法的总纲是( )
A. 脏腑辨证
B. 八纲辨证
C. 三焦辨证
D. 六经辨证
E. 气血辨证
13. [单选题]以下有关止咳、祛痰、平喘药哪项是错误的
A. 在呼吸道感染时,应多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
B. 对小儿镇咳、祛痰常用中药合剂
C. 氨茶碱平喘作用好,适用于小婴儿及新生儿
D. 常用止咳药水,一般每岁1ml/次
E. 氨茶碱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14. [单选题]某大学学生第一食堂2003年8月暴发O霍乱。为查明流行因素,需要推算可能的暴露时间,则暴露时间应该是
A. 由流行峰尖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
B. 由流行末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
C. 由流行刚开始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
D. 由流行峰尖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
E. 由流行峰尖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
15. [单选题]流行病学研究病因时,首先选择的研究方法是
A. 描述性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现场试验
E. 临床试验
16. [单选题]纤维素性胸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为
A. 细菌和结核
B. 病毒
C. 肺炎衣原体
D. 肺炎支原体
E. 肺吸虫
17. [多选题]关于混杂因素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不是要研究的暴露因素
B. 是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
C. 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之间有统计学关联
D. 是一个外部变量
E. 是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
18. [单选题]感冒病情较轻时称为( )
A. 风寒
B. 伤风
C. 伤寒
D. 风热
E. 时行感冒
19. [单选题]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是
A. 妇女、儿童
B. 老年人
C. 残疾人
D. 慢性病病人
E. 以上均是
20. [多选题]可以由mtDNA点突变引起的疾病有
A. 肌阵挛癫痫伴蓬毛样红纤维
B.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C. 神经皮肤综合征
D. 神经节苷脂贮积症
E. 线粒体脑病-乳酸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