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全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W8),更多全科医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精神分裂症有关神经生化病理假说中较引人重视的为
A. 甲基转移假说
B. 去甲肾上腺素来假说
C. 多巴胺活动过多假说
D. 5-羟色胺假说
E. 血小板MAO的活动降低假说
2. [单选题]居民赵某两天前因胃癌术后出院,现申请接受家庭病床服务。社区护士对该病人的首次家访属于
A. 治疗性家访
B. 评估性家访
C. 急诊性家访
D. 连续照顾性家访
E. 以上均不是
3. [单选题]一般来说,霍乱的潜伏期是
A. 1~3天
B. 3~5天
C. 5~7天
D. 7~10天
E. 10~15天
4.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符合甲亢的临床表现
A. 易发生房性心律失常
B. 可发生低钾性麻痹
C. 活动时心率加快,休息则心率正常
D. 可伴有肌病
E. 老年患者可不出现高代谢症候群
5. [单选题]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降低过高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
B. 采用大剂量可预防血栓形成
C. 抗炎作用弱
D. 几乎无抗炎作用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某儿童按国家计划免疫程序接种百白破疫苗后,接种局部出现轻度红肿、硬结,下列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冷敷,避免局部反应扩大
B. 热敷,促进局部吸收
C. 给予抗生素治疗
D. 给予抗过敏治疗
E. 给予激素治疗
7. [单选题]4:3:2混合液的组成
A. 4份10%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2份1.4%碳酸氢钠
B. 4份生理盐水,3份5%葡萄糖,2份5%碳酸氢钠
C. 4份5%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2份5%碳酸氢钠
D. 4、份生理盐水,3份10%葡萄糖,2份1.4%碳酸氢钠
E. 4份5%碳酸氢钠,3份生理盐水,2份5%葡萄糖
8. [单选题]关于创伤愈合过程中,炎症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创口或组织裂隙,先为积血充满,而后凝固为血块
B. 由于伤后变质,渗出,增生,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痛
C. 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活跃,伤后2~3天达高峰,若无继发感染随后减轻
D. 损伤性炎症不利于局部防御和修复
E. 若炎症反应剧烈,伤口感染可使胶原纤维增多,疤痕严重
9. [单选题]慢性胃窦炎发病的病因最重要的是
A. 急性应激性疾病
B. 沙门菌感染
C. 幽门螺杆菌感染
D. 自身免疫
E. 以上都不是
10. [单选题]7个月小儿,咳嗽流涕2天,发热半日,体温39℃,惊厥1次5min后自行缓解。查体:神志清,前囟平坦,肺呼吸音清,无脑膜刺激征。白细胞6.5×10/L,血钙2.24mmol/L(9mg/dl)。诊断最可能是
A. 上感,高热惊厥
B. 肺炎,中毒性脑病
C. 肺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
D. 化脓性脑膜炎
E. 肺炎,高热惊厥
11. [单选题]病人52岁,双眼戴-5.00D近视眼镜,矫正视力1.0,其用眼镜度数应为
A. +3.00D
B. +2.00D
C. -3.00D
D. 不用戴眼镜
E. -2.OOD
12. [单选题]与类风湿关节炎比较,风湿性关节炎
A. 多累及四肢大关节
B. 多无晨僵
C. 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
D. 无关节畸形
E. 以上都对
13.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体格检查时发现有早期白内障,追问病史有皮肤经常发生化脓性毛囊炎,肢端刺麻,空腹血糖2次分别为7.9mmol/L,8.0mmol/L。该患者可诊断为
A. 单纯白内障
B. 皮肤不清洁
C. 颈腰椎肥大
D. 糖尿病
E. 肢端肥大症
14. [单选题]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
A. 病情重,预后差
B. 高热持续不退
C. 易伤津耗气
D. 扰动心神
E. 传染性强
15. [单选题]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
A. 先天性的机体敏感性降低
B. 后天性的机体敏感性降低
C. 该药被酶转化而本身是酶促剂
D. 该药被酶转化而合用了酶促剂
E. 以上都不对
16. [单选题]治疗新生儿破伤风,首选的抗生素是
A. 红霉素
B. 青霉素
C. 氯霉素
D. 庆大霉素
E. 新霉素
17. [单选题]前间隔心肌梗死是由于
A. 右冠状动脉阻塞
B.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
C. 左冠状动脉主干阻塞
D. 冠状动脉窦阻塞
E.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阻塞
18. [单选题]旋覆花配伍赭石同用,可增强( )
A. 消痰行水之功
B. 凉血止血之功
C. 平肝潜阳之功
D. 重镇安神之功
E. 降逆下气之功
19. [单选题]药物的过敏反应与
A. 剂量大小有关
B. 药物毒性大小有关
C. 年龄有关
D. 体质有关
E. 以上均无关
20. [单选题]以下方法中,诊断肾上腺疾病最佳的是
A. 腹部X线平片
B. 肾上腺DSA
C. 静脉肾盂造影
D. 腹膜后充气造影
E. 腹部薄层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