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多数含苷类药物在什么温度下干燥
A. 30℃
B. 25℃
C. 25℃~30℃
D. 55℃~60℃
E. 38℃~55℃
2. [单选题]单糖浆常用的制备方法是
A. 浸渍法
B. 稀释法
C. 蒸馏法
D. 热溶法
E. 渗漉法
3. [单选题]患者,男,28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干舌燥,痰涎壅盛,舌绛,脉数。治宜选用
A. 安宫牛黄丸
B. 苏合香丸
C. 牛黄清心丸
D. 紫雪丹
E. 至宝丹
4. [单选题]热熔法制备栓剂时,若采用油脂性基质,则常用的润滑剂是
A. 肥皂:甘油(1:1)
B. 肥皂:甘油:90%乙醇(1:1:5)
C. 肥皂:水(1:1)
D. 液体石蜡
E. 甘油
5. [单选题]制备含剂量为0.08g毒性药物的散剂,需制成哪种倍散
A. 1:9
B. 1:10
C. 1:15
D. 1:20
E. 1:100
6. [单选题]检测药材酸不溶性灰分时加入的酸是
A. 10%的醋酸
B. 10%的硝酸
C. 10%的磷酸
D. 10%的硫酸
E. 10%的盐酸
7. [单选题]能够温肺化饮,治疗肺寒痰饮之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的药组是
A. 干姜、细辛
B. 附子、干姜
C. 干姜、吴茱萸
D. 附子、细辛
E. 干姜、高良姜
8. [单选题]呈研棒状,表面红棕色或黯棕色,有颗粒状突起的药材是
A. 辛夷
B. 丁香
C. 红花
D. 款冬花
E. 西红花
9. [单选题]方药配伍寓有"培土生金"之意的方剂是
A. 咳血方
B. 益胃汤
C. 麦门冬汤
D. 百合固金汤
E. 归脾汤
10. [单选题]中医治疗疾病主要着眼于
A. 症状
B. 主诉
C. 证候
D. 疾病
E. 体征
1.正确答案 :D
解析:答案:D苷类:苷是存在于植物体各器官的细胞质或液泡中的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苷类具有容易分解的性质,因此在植物采集后,必须用适当的温度迅速予以干燥。多数含苷植物可在55~60℃干燥,在此温度下酶被破坏而失去作用。有一些含苷类中药在贮藏前应先使其发酵,以产生有效成分,如自香荚牛制备香荚醛。
2.正确答案 :D
解析:单糖浆的制备方法有热溶法、冷溶法和混合法,其中常用热溶法,选D。
3.正确答案 :A
解析:安宫牛黄丸主治:①风温、春温、暑温疫毒,燔灼营血,热陷心包,痰热上蒙清窍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②中风痰壅,突然昏迷,面赤气粗,口眼斜;③小儿外感,热极生风,风痰上扰,高热烦躁,喉间痰鸣,神昏谵妄,惊厥抽搐。故选A。
4.正确答案 :B
解析:答案:B (1)可可豆脂:熔点为31-34℃,加热至25℃开始软化,遇体温即能迅速融化。可可豆脂具同质多晶性,有α、β、γ三种晶型,其中α、γ两种晶型不稳定,熔点较低,β型稳定,故制备时应缓缓升温加热待熔化至2/3时,停止加热,让余热使其全部熔化;或在熔化的可可豆脂中加入少量的稳定晶型以促使不稳定晶型转变成稳定晶型;也可在熔化凝固时,将温度控制在28℃~32℃放置数日,使不稳定的晶型转变成稳定型。
(2)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常用的有半合成椰油酯、半合成山苍油酯、半合成棕榈油酯、硬脂酸丙二醇酯、氢化油等。
5.正确答案 :B
解析:毒性药物常要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制成稀释散(也称倍散)应用。剂量在0.01~0.1g者,可配制1:10倍散,选B。
6.正确答案 :E
解析:答案:E灰分测定法
(1)总灰分测定法
(2)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乙醇量测定法
浸出物测定法
指用水或其他适宜的溶剂对药材和饮片中可溶性物质进行测定。
以药材浸出物的含量作为其质量标准的测定。一般用于该药材的活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不清或含量很低或尚无精确的定量方法时采用。具体操作时分为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7.正确答案 :A
解析:答案:A。干姜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细辛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作用,故均可治疗肺寒痰饮咳喘,本题答案选择A。
8.正确答案 :B
解析:答案:B丁香
略呈研棒状,花冠圆球形
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
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
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
质坚实,富油性
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9.正确答案 :C
解析:答案:C。【组方原理】本证由肺胃阴亏,虚火上炎,气机上逆所致。
君——重用麦门冬 甘寒清润,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虚热。
臣——半夏 降逆下气,化其痰涎。
与大剂麦门冬相配,则燥性减而降逆之用存,且能开胃行津以润肺,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
人参 益气生津以补肺胃之气。
佐——粳米、大枣、甘草 益气养胃,“培土生金”。
使——甘草 并能润肺利咽,调和药性。
10.正确答案 :C
解析:中医学的特点是辨证论治,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施治。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0vpj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