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2024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D8),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_正高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2024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D8),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_正高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葡萄球菌分为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三种,其分类依据有:
  A. 革兰染色镜检特点 
  B. 菌落色素 
  C. 生化反应 
  D. 血浆凝固酶的有无 
  E. 噬菌体分型 
 
2. [多选题]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描述正确的是
  A. DNA断裂的结果 
  B. 染色体结构异常 
  C. 染色体数目异常 
  D. 光镜下可见 
  E. 光镜下不可见 
 
3.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细菌变异现象
  A. 细菌L型的形成 
  B. 卡介苗菌株的形成 
  C. 菌体内芽胞的形成 
  D. 沙门菌在石炭酸培养基上失去鞭毛 
  E. 光滑型菌落经长期培养变成粗糙型 
 
4. [多选题]可引起脑膜炎的细菌有
  A. 流感嗜血杆菌 
  B. 脑膜炎球菌 
  C. 结核杆菌 
  D. B群链球菌 
  E. 痢疾志贺菌 
 
5. [多选题]确定病原微生物基因在感染中的作用需满足分子Koch假设,以下选项属于Koch假设的是
  A. 特异性灭活可疑的毒力基因或基因群导致毒力降低 
  B. 基因的野生型拷贝替换突变型拷贝后,原菌的致病性完全消失 
  C. 能建立致病基因的动物模型 
  D. 质粒载体在研究的细菌中复制 
  E. 研究的表型或特征与致病菌株有关,与非致病菌株无关 
 
6. [多选题]有关"腮腺炎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可在鸡胚中生长 
  B. 有多个血清型 
  C. 通过呼吸道感染 
  D. 不能侵入血液 
  E. 可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 
 
7. [多选题]芽胞的医学意义有
  A. 与细菌的鉴别有关 
  B. 与细菌的吸附有关 
  C. 与细菌运动有关 
  D. 与细菌的抵抗力有关 
  E. 与外伤感染有关 
 
8. [多选题]真菌的基本结构有:
  A. 菌丝 
  B. 芽胞 
  C. 孢子 
  D. 荚膜 
  E. 异染颗粒 
 
9. [多选题]下列描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正确的是
  A. 可用于抗原检测 
  B. 可用于抗体检测 
  C. 可用于细菌代谢产物检测 
  D. 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 
  E. 最小值可测值可达μg水平 
 
10. [多选题]关于皮肤丝状菌的正确描述是
  A. 在Sabouraud培养基上形成丝状菌落 
  B. 由接触癣病患者而被感染 
  C. 可据菌落、孢子、菌丝形态作初步鉴定 
  D. 一种皮肤丝状菌只引起一种癣病 
  E. 繁殖方式主要产生有性孢子 
 
11. [多选题]沙门菌血清分型正确地是
  A. 先用多价O抗血清(A.-F)分群 
  B. 第二步用O单价因子定群 
  C. 第三步用H因子血清检查第一相H抗原 
  D. 第三步用H因子血清检查第二相H抗原 
  E. 第三步用H因子血清检查第一相和第二相H抗原 
 
12. [多选题]决定细菌致病性的因素有
  A. 细菌毒力 
  B. 细菌数量 
  C. 细菌抗原性 
  D. 细菌侵入门户 
  E.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13. [多选题]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疾病包括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E. 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 
 
14. [多选题]衣氏放线菌的特点有:
  A. 抗酸染色阳性 
  B. 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硫磺样颗粒" 
  C. 在感染部位常形成瘘管 
  D. 口腔中正常菌群 
  E. 厌氧培养 
 
15. [多选题]以下方法中用于测定细菌的药物敏感程度的是
  A. 试管凝集法 
  B. 试管稀释法 
  C. 单片纸碟法 
  D. 补体结合法 
  E. 中和法 
 
16. [多选题]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能的结局有:
  A. 病原菌被吞噬细胞杀死 
  B. 病原菌不被吞噬细胞杀死 
  C. 细菌在体扩散 
  D. 造成邻近组织损伤 
  E. 杀死吞噬细胞 
 
17. [多选题]恙虫病立克次体:
  A. 是恙虫病的病原体 
  B. 主要流行于啮齿动物 
  C. 蜱是传播媒介 
  D. 能侵入人体血液 
  E. 呈世界性分布 
 
18. [多选题]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咳痰呈
  A. 灰绿色 
  B. 翠绿色 
  C. 黄白色 
  D. 蓝绿色 
  E. 黄脓色 
 
19. [多选题]培养真菌的条件:
  A. 最适pH为4~6 
  B. 培养浅部感染真菌最适温度为22℃~28℃ 
  C. 培养深部感染真菌最适温度为37℃ 
  D. 需厌氧 
  E. 需干燥 
 
20. [多选题]志贺菌可发生的变异有
  A. V-W变异 
  B. S-R变异 
  C. 抗原性变异 
  D. 溶原性变异 
  E. 耐药性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