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职业病副高医学职称2024易错易混考试试题(F7),更多职业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职业病副高医学职称2024易错易混考试试题(F7),更多职业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痰浊头痛的特点是( )
  A. 头重如裹 
  B. 头痛如裂 
  C. 头痛而空 
  D. 头痛而晕 
  E. 头痛昏蒙 
 
2. [多选题]属于基层职业卫生工作主要内容的是
  A. 职业宣传 
  B. 接触有害物质人员的健康监护 
  C. 现场调查 
  D. 健康教育 
  E. 职业标准制定 
 
3. [单选题]外感病如见舌绛有苔,多提示( )
  A. 气分热盛 
  B. 上焦湿热 
  C. 阴虚火旺 
  D. 胃肠热甚 
  E. 热入营血 
 
4. [单选题]气阴两伤证的主方是( )
  A. 八珍汤 
  B. 生脉散 
  C. 六味地黄丸 
  D. 四物汤 
  E. 肾气丸 
 
5. [多选题]下述哪些属于严重急性职业病事故
  A. 同时发生三例以上急性中毒 
  B. 发生一例急性中毒死亡 
  C. 发生一例职业性炭疽 
  D. 发生二例急性中毒 
  E. 发生一例急性中毒 
 
6. [单选题]我国最近的《职业病防治法》是哪年颁布的( )
  A. 2005年 
  B. 2002年 
  C. 2000年 
  D. 1998年 
  E. 1997年 
 
7. [单选题]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接触浓度和时间 
  B. 接触浓度和方式 
  C. 接触的时间 
  D. 年龄和接触的方式 
  E. 营养状况和接触的时间 
 
8. [单选题]男,34岁。从事接触汞的职业6年。近1年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尿汞增高。考虑轻度汞吸收。首先处理原则为
  A. 及时调离汞作业现场继续观察 
  B. 补液、利尿以促进汞的排泄 
  C. 休息 
  D. 住院治疗 
  E. 以上均不正确 
 
9. [单选题]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物理性有害因素不包括
  A. 生产性粉尘 
  B. 非电离辐射 
  C. 电离辐射 
  D. 噪声 
  E. 振动 
 
10. [单选题]过度恐惧对气机的影响是( )
  A. 气消 
  B. 气结 
  C. 气上 
  D. 气下 
  E. 气乱 
 
11. [单选题]关于黏液性水肿,正确的是
  A. 为非凹陷性水肿 
  B. 是长期营养缺乏所致 
  C. 四肢末端较明显 
  D. 见于肢端肥大症 
  E. 月经前期明显 
 
12. [单选题]有机磷农药存体内的主要转化方式
  A. 氧化、结合 
  B. 水解、结合 
  C. 硫化、结合 
  D. 氧化、水解、结合 
  E. 氧化和水解 
 
13. [单选题]符合氮氧化物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是
  A. 剧烈咳嗽、咳痰 
  B. 眼结膜充血、红肿 
  C. 大量流鼻涕、打喷嚏 
  D. 畏光、大量流眼泪 
  E. 无明显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14. [单选题]月经初潮较迟,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性欲低下,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宜( )
  A. 补益肾气,调理冲任 
  B. 滋肾益阴,养血调经 
  C. 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D. 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E. 补血养血,活血调经 
 
15. [单选题]"肠风"、"脏毒"是指( )
  A. 尿血 
  B. 咯血 
  C. 吐血 
  D. 便血 
  E. 衄血 
 
16. [单选题]咳嗽、咳铁锈色痰常见于
  A. 肺结核 
  B. 支气管扩张 
  C. 大叶性肺炎 
  D. 肺癌 
  E. 急性肺水肿 
 
17. [单选题]长期腹泻,明显消瘦,腹部发现包块,首先考虑
  A. 结肠癌 
  B. 胃肠炎 
  C. 溃疡性结肠炎 
  D. 食物中毒 
  E. 阿米巴痢疾 
 
18. [单选题]七情内伤致病多损伤的脏是( )
  A. 心、肝、脾 
  B. 心、肺、脾 
  C. 心、肝、肾 
  D. 心、肺、肝 
  E. 肺、脾、肾 
 
19. [单选题]女,44岁,发热一天,右上腹痛,呕吐4次,体检示Murphy征阳性,经用抗生素治疗后退热,症状改善。该患者发生呕吐的机制可能为
  A. 药物副作用 
  B. 反射性呕吐 
  C. 神经官能性呕吐 
  D. 中枢性呕吐 
  E. 前庭障碍性呕吐 
 
20. [单选题]下列属从治法的是( )
  A. 寒因寒用 
  B. 寒者热之 
  C. 用热远热 
  D. 攻补兼施 
  E. 阳病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