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主管广东省中药学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解析(M0),更多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关于制定药品标准的原则论述错误的是
A. 尽可能采用国外先进药典标准
B. 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项目
C. 检验方法要考虑到实际条件和反映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D. 标准中各种限度的规定应密切结合实际
E. 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慎重从严、结合国情、中西并重"的原则
2. [单选题]下列哪两脏主要表现为水火互济互制关系
A. 脾与肾
B. 肝与肾
C. 心与肾
D. 心与肺
E. 脾与肾
3. [单选题]苍术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A. 风寒表证
B. 咳喘气急
C. 湿阻中焦
D. 夜盲
E. 风湿痹证
4. [单选题]既开窍醒神,又清热止痛的药是
A. 冰片
B. 樟脑
C. 牛黄
D. 麝香
E. 苏合香
5. [单选题]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的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携带
A. 运输证明
B. 运输证明复印件
C. 运输证明副本
D. 运输证明副本复印件
E. 准予运输证明
6. [单选题]必须按规定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单位不包括
A. 药品生产企业
B. 药品经营企业
C. 医疗卫生机构
D. 有关单位和个人
E. 非处方药零售药店
7. [单选题]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零售企业无需分开存放的药品是
A. 药品与非药品
B. 内服药与外用药
C.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D. 进口药与国产药
E. 易串味的药品与一般药品
8. [单选题]均有活血、凉血功效的是
A. 白芍、赤芍
B. 郁金、王不留行
C. 生地黄、牛膝
D. 桃仁、红花
E. 郁金、丹参
9. [单选题]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措施不包括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C.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中医药事业经费挪作他用
D. 国家不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资、投资等方式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E. 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10. [单选题]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仍可能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应当
A. 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
B. 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C. 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D. 将有关商品销毁
E. 将有关商品退回厂家
11.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 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
B.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C. 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
D. 缓聘、解职待聘、解聘
E.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2. [单选题]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的依据是
A. 根据药品的稳定性
B. 根据药品的有效性
C. 根据药品的可靠性
D. 根据药品的安全性
E. 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
13.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附子主治病证的是
A. 亡阳欲脱,肢冷脉微
B. 寒凝血瘀,经闭阴疽
C. 命门火衰,阳痿早泄
D. 中寒腹痛,阴寒水肿
E. 阳虚外感,寒痹刺痛
14. [单选题]依照《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必须是列入
A.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
B. 国家药品标准的品种
C.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品种
D. 国家第一批非处方药目录的品种
E. 公费医疗报销用药目录的品种
15. [单选题]药材牡丹皮镇痛、解痉的成分是
A. 牡丹酚苷
B. 丹皮酚原苷
C. 丹皮酚
D. 芍药苷
E. 羟基芍药苷
16. [单选题]药品生产企业可以从事以下活动
A. 在药品集贸市场销售本企业生产的药品
B. 将处方药销售给非处方药经营单位
C. 销售更改生产批号但质量合格的药品
D. 销售说明书、标签、药品批准文号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E. 在外地设立办事机构销售本企业生产的药品
17. [单选题]应有固定的分装室
A. 特殊管理药品
B. 对销后退回的药品
C. 养护组或养护人员
D. 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企业分装中药饮片
E. 从事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应是在职在岗人员
18. [单选题]下列中能清肝明目的药是( )
A. 金钱草
B. 海金沙
C. 滑石
D. 车前子
19. [单选题]三子养亲汤中莱菔子应首选
A. 生莱菔子
B. 炒莱菔子
C. 捣烂的莱菔子
D. 焦莱菔子
E. 莱菔子炭
20. [单选题]陈皮具有的功效是
A. 疏肝解郁,化湿止呕
B. 温肺化痰,行气止痛
C.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D. 理气调中,温肾纳气
E. 温经散寒,行气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