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在线题库专项练习(L7),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_正高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反应性低血糖症可分为
A. 特发性餐后低血糖
B. 营养性低血糖
C. 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伴有的低血糖
D. 肝源性低血糖
E. 肾源性低血糖
2. [多选题]药物敏感试验的稀释法用来定量测定药物对被检菌的
A. MIC
B. MBC
C. 抑菌浓度
D. 杀菌浓度
E. LD50
3. [多选题]关于霍乱弧菌,叙述正确的是
A. O1群有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之分
B. 部分对庆大霉素敏感
C.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可用于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的鉴别
D.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好
E. 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4. [多选题]淋病奈瑟菌可引起
A. 阴道炎
B. 淋菌性结膜炎
C. 子宫颈炎
D. 梅毒
E. 尿道炎
5. [多选题]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不能忽视与供应商关系,下列哪些提法是正确的( )
A.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供应商相关
B. 主要仪器设备应由供应商定期校准
C. 邀请供应商参与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
D. 使供应商清楚地认识到患者的需求
E. 应与供应商建立及时有效的联系方式
6. [多选题]下列哪几个阶段为华支睾吸虫子在第一中间宿主发育阶段( )
A. 虫卵
B. 胞蚴
C. 雷蚴
D. 尾蚴
E. 成虫
7. [多选题]微生物危险度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 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
B. 自然感染途径及实验室操作所致的其他感染途径(非消化道途径、空气传播、食入)
C. 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治疗干预
D. 所操作微生物的浓度和浓缩标本的容量
E. 暴露的潜在后果
8. [多选题]类风湿因子RF的种类包括
A. IgA型
B. IgD型
C. IgE型
D. IgM型
E. IgG型
9. [多选题]痢疾志贺菌的致病物质及其作用是
A. 菌毛:能黏附于肠黏膜细胞
B. 鞭毛:使细菌产生运动而扩散
C. 内毒素:大多数菌株产生
D. 外毒素:部分菌株产生
E. 侵袭性酶类
10. [多选题]关于血液颜色正确的是
A. 健康人动脉血--鲜红色
B. 健康人静脉血--暗红色
C. 严重贫血者静脉血--红色变浅
D. 严重CO中毒或氰化物中毒--樱红色
E. 高脂膳食后--血浆呈乳白色
11. [多选题]旋毛虫幼虫侵入横纹肌后,患者表现为( )
A. 发热
B. 全身肌肉酸痛
C. 咀嚼、吞咽等障碍
D. 心肌炎
E. 面部浮肿
12. [多选题]培养后可观察到单个菌落的接种方法是
A. 倾注平板法
B. 穿刺接种法
C. 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法
D. 斜面接种法
E. 平板连续划线接种法
13. [多选题]耐格里阿米巴多孳生于淡水中,其生活史可分哪两个阶段( )
A. 滋养体
B. 包囊
C. 裂殖体
D. 配子体
E. 虫卵
14. [多选题]关于霍乱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A.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B. 只需少量细菌(102~103)即可使人感染发病
C. 细菌入侵肠上皮细胞和肠腺而损伤肠壁
D. 为人畜共患病
E. 致病是通过肠毒素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受体引起剧烈腹泻和腹痛
15. [多选题]关于绦虫形态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 虫体背腹扁平
B. 虫体分节
C. 雌雄异体
D. 无消化道
E. 头节上有吸盘或吸槽等固着器官
16. [多选题]鉴别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与ElTor生物型霍乱弧菌的方法是
A. 对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B. 生化试验
C. 敏感噬菌体裂解试验
D. 与O1群抗血清凝集试验
E. 测定肠毒素
17. [多选题]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包括( )
A. 气候和地理环境
B. 经济状况和医疗卫生水平
C. 宿主的易感性
D. 相关媒介生物的存在
E. 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
18. [多选题]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叙述正确的是
A. 常因食入未煮熟的海产品而感染
B. 潜伏期4小时
C. 主要致病物质是耐热溶血毒素
D. 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
E. 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19. [多选题]质量控制图在实验室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
A. 及时直观地反映出分析工作的稳定性和趋向性
B. 及时发现分析中的异常现象和缓慢变异,如用标准偏差和极差控制图,可以估计例行检测过程的变动性
C. 在例行实验室工作中,它是决定观察值取舍的标准和依据之一
D. 能及时发现检测过程是否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并指出偏差的方向
E. 为评定实验室分析工作质量惟一依据,是检验各实验室间的数据是否一致的惟一有效方法
20. [多选题]细胞酶释放的主要原因有
A. 细胞内、外酶浓度的差异
B. 酶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存在的形式
C. 酶蛋白分子量的大小
D. 酶在细胞外间隙的分布和运送
E. 血液中酶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