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医学高级职称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I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30   [手机版]    

2024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医学高级职称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I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医学高级职称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I0),更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属于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有( )

A. 张仲景
B. 朱震亨
C. 李杲
D. 张从正
E. 刘完素


2. [多选题]与痹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外邪有( )

A. 风
B. 寒
C. 暑
D. 湿
E. 燥


3. [单选题]恶露量多,色红,质稠,有臭味,面色潮红,身热口干,舌红少苔,脉虚细而数。宜选用( )

A. 生化汤
B. 丹栀逍遥散
C. 五味消毒饮
D. 清经散
E. 保阴煎


4. [多选题]内伤发热的特点为( )

A. 发热缓慢
B. 病程较长
C. 不恶寒或怯冷得衣则解
D. 发热时发时止或发有定时
E. 时伴有自汗或盗汗


5. [多选题]两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用t检验的条件是

A. 两总体均数相等
B. 两总体方差相等
C. 两样本均为大样本
D. 两样本均为小样本
E. 两总体均符合正态分布


6. [多选题]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立的治法为( )

A. 抑木扶土
B. 益火补土
C. 泻南补北
D. 培土制水
E. 滋水涵木


7.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为我国规定检疫的传染病

A. 鼠疫
B. 斑疹伤寒
C. 霍乱
D. 流感
E. 黄热病


8. [多选题]舌生芒刺的临床意义可以是( )

A. 胃脘食滞
B. 热入营血
C. 肝胆火盛
D. 气分热盛
E. 心火亢盛


9. [单选题]以下脏腑组织中,不属于足厥阴肝经联络的是( )

A. 胆
B. 肝
C. 肺
D. 脾
E. 横膈


10. [多选题]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有

A. 改换水源
B. 饮水除氟
C. 改良炉舍
D. 减少食物氟污染
E. 不用或少用劣质煤


11. [多选题]护理健康教育学相关理论包括

A. 行为科学理论
B. 传播学理论
C. 护理学理论
D. 预防医学理论
E. 教育学理论


12. [多选题]健康教育的工作步骤包括

A. 诊断调查
B. 制定干预方案
C. 实施干预方案
D. 评价干预效果
E. 评价治疗效果


13. [单选题]肝气郁滞型月经先后无定期,首选方是( )

A. 逍遥散
B. 固阴煎
C. 大补元煎
D. 当归地黄饮
E. 调肝汤


14.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结局评价的指标

A. 行为改变率
B. 活动费用使用率
C. 两周患病率
D. 慢性病患病率
E. 生活质量指数


15. [单选题]痰热扰心型不寐治疗宜选用( )

A. 龙胆泻肝汤
B. 温胆汤
C. 半夏泻心汤
D. 归脾汤
E. 朱砂安神丸


16. [单选题]下述选项中,与疠气流行较不密切的是( )

A. 气候反常
B. 环境因素
C. 预防措施不当
D. 社会因素
E. 精神因素


17. [单选题]脾阳虚弱带下过多的治疗原则是( )

A. 健脾益气,固涩止带
B. 健脾益气,清热止带
C. 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D. 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E. 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18. [单选题]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 )

A. 阳明经
B. 太阳经
C. 少阳经
D. 厥阴经
E. 少阴经


19. [单选题]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

A. 为阳邪
B. 炎热
C. 伤津
D. 动血
E. 生风


20. [单选题]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 )

A. 出血量多
B. 出血不畅
C. 出血夹有血块
D. 出血伴有疼痛
E. 出血量少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1onon9.html
  • 下一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医学职称冲刺密卷答疑(I0) 符合"治痿独取阳明"原则的是( )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 )"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面色黄而虚浮多见于( )对下列相关事物或现象,感寒痛甚,心悸,四肢厥冷,舌苔白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