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临床药学卫生副高模拟在线题库(I3),更多临床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实施药学保健的意义是
  A. 改革医院药学工作模式 
  B. 对药师职业的重新设计 
  C. 提高经济效益 
  D. 满足社会卫生保健水平提高的需求 
  E. 体现了社会进步对医院药学工作的要求 
 
2. [单选题]罗红霉素是经红霉素发生以下哪种结构改造后产生的衍生物
  A. 红霉素9位羟基 
  B. 红霉素9位肟基 
  C. 红霉素6位羟基 
  D. 红霉素8位氟原子取代 
  E. 红霉素9位脱氧 
 
3. [多选题]葡萄糖的特殊杂质检查项目有
  A. 亚硫酸盐和可溶性淀粉 
  B. 微生物限度 
  C. 蛋白质 
  D. 乙醇溶液的澄明度 
  E. 溶液的澄明度与颜色 
 
4. [单选题]中风之发生,根本在于( )
  A. 气虚、气逆 
  B. 肝火、心火 
  C. 风痰、湿痰 
  D. 肝肾阴虚 
  E. 肝风、外风 
 
5. [多选题]水肿的治疗原则包括( )
  A. "开鬼门" 
  B. "洁净府" 
  C. "去菀陈莝" 
  D. "腰以下肿,当利小便" 
  E. "腰以上肿,当发汗……" 
 
6. [单选题]下列有关利福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效 
  B. 不能治疗麻风病 
  C. 对结核分枝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 
  D. 常见副作用为肝毒性 
  E. 无致畸作用 
 
7. [多选题]说明书和标签必须印有专用标识的药品有
  A. 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 
  B. 外用药品 
  C. 毒性药品与放射性药品 
  D. 贵重药品 
  E. 非处方药品 
 
8. [单选题]关于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结合型药物是运载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方式 
  B. 结合型药物是药物的储备形式 
  C.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药效往往持久 
  D.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竞争性 
  E.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可逆性 
 
9. [多选题]关于药物的溶出速率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用Noyes-Whitney方程表示 
  B. 溶出速度与溶出速度常数k、药物粒子的表面积S、药物的溶解度Cs成正比 
  C. 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可通过增大药物的溶解度解决 
  D. 增大药物表面积(颗粒大小等)可增加溶出速率 
  E. 可用Higuchi方程来解释 
 
10. [单选题]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 )
  A. 十五别络 
  B. 十二经别 
  C. 十二经筋 
  D. 十二皮部 
  E. 奇经八脉 
 
11. [单选题]秋季在五行中属于( )
  A. 木 
  B. 火 
  C. 土 
  D. 水 
  E. 金 
 
12. [单选题]十二经脉中,沿着喉咙,夹于舌根部的是( )
  A. 足太阴脾经 
  B. 足厥阴肝经 
  C. 足少阴肾经 
  D. 足阳明胃经 
  E. 手太阴肺经 
 
13. [单选题]治疗热厥证的主方是( )
  A. 乌梅丸 
  B. 四逆汤 
  C. 四逆散 
  D. 安宫牛黄丸 
  E. 苏合香丸 
 
14. [单选题]可改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生存率的药物是
  A. 双环醇 
  B. 美他多辛 
  C. 糖皮质激素 
  D. 还原性谷胱甘肽 
  E. 多烯磷脂酰胆碱 
 
15. [单选题]依据咳嗽的发病时间,夜间咳嗽者宜首选( )。
  A. 吗啡 
  B. 苯丙哌林 
  C. 可待因 
  D. 右美沙芬 
  E. 喷托维林 
 
16. [多选题]有机磷农药中毒用阿托品,下列哪些是阿托品正常的药理作用的临床表现
  A. 皮肤干燥、颜面潮红 
  B. 瞳孔较大 
  C. 肺啰音消失 
  D. 心率增快 
  E. 神志模糊、烦躁不安 
 
17. [单选题]人体血行停止,心与脉的搏动消失,生命也随之终结,是因为( )
  A. 阳气衰竭 
  B. 肾气衰竭 
  C. 心气衰竭 
  D. 脾气衰竭 
  E. 肺气衰竭 
 
18. [多选题]下列哪种反应为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器质性改变
  A. 药物引起的无力性肠梗阻 
  B. 药物引起的心动过缓 
  C. 药疹 
  D. 过敏反应 
  E. "三致" 
 
19. [单选题]胃溃疡的治疗药物中,可考虑与抑酸剂联合应用的是
  A. 抗生素 
  B.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C. 胃动力药 
  D. 抗酸药 
  E. 胃黏膜保护药 
 
20. [单选题]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的是
  A. 阿糖胞苷 
  B. 羟基脲 
  C. 长春新碱 
  D. 阿霉素 
  E. 5-氟尿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