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精神病学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基础知识在线题库(O1),更多精神病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精神病学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基础知识在线题库(O1),更多精神病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五苓散的君药是( )
  A. 桂枝 
  B. 茯苓 
  C. 泽泻 
  D. 白术 
  E. 猪苓 
 
2. [多选题]催眠指导语应具备哪些特点 ( )
  A. 侮辱性的语言 
  B. 口气坚定 
  C. 鼓励性的内容 
  D. 声音洪亮,有节奏感 
  E. 重复性的语言 
 
3. [多选题]与精神障碍关系密切的神经递质包括
  A. 兴奋性氨基酸 
  B. 抑制性氨基酸 
  C. 单胺类神经递质 
  D. 神经肽 
  E. 乙酰胆碱 
 
4. [多选题]阴阳互损的含义包括( )
  A. 阴消阳长 
  B. 阴阳偏胜 
  C. 一方虚损不足,导致对方受损 
  D. 阴阳俱消 
  E. 阴阳对立制约 
 
5. [多选题]目前最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致病候选基因的有
  A. 精神分裂症1断裂基因(DISC1) 
  B.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基因(GRM3) 
  C. Dysbindin基因(DTNBP1) 
  D.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 
  E. 神经调节蛋白基因(NRG1,neuregulin-1) 
 
6. [多选题]属于心阴虚和肝阴虚共证的有( )
  A. 潮热盗汗 
  B. 口干 
  C. 脉弦细数 
  D. 舌红少津 
  E. 头晕耳鸣 
 
7. [多选题]急性苯丙胺类药物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包括
  A. 足量补液 
  B.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C. 利尿、促进排泄 
  D. 特效拮抗剂的使用 
  E. 导泻 
 
8. [单选题]血证的治疗原则为( )
  A. 治标 
  B. 治本 
  C. 标本兼治 
  D.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E. 调整阴阳 
 
9. [多选题]心悸病证中常见脉象有( )
  A. 细数脉 
  B. 弱脉 
  C. 结代脉 
  D. 涩脉 
  E. 沉脉 
 
10. [多选题]精神障碍康复的主要对象是
  A. 所有精神障碍患者 
  B. 各类精神障碍的残疾者 
  C. 物质依赖患者 
  D. 各类慢性精神病患者 
  E. 有认知功能缺陷的精神病患者 
 
11. [多选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
  A. 对5-HT2A受体具有拮抗作用 
  B. 对D2受体具有拮抗作用 
  C. 对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 
  D. 对D2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 
  E. 对5-HT1A受体的拮抗作用 
 
12. [单选题]面色苍白是( )
  A. 阳虚 
  B. 血虚 
  C. 虚阳上越 
  D. 脾虚 
  E. 亡阳 
 
13. [单选题]"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
  A. 阴中求阳 
  B. 阳病治阴 
  C. 寒因寒用 
  D. 寒者热之 
  E. 热者寒之 
 
14. [单选题]足少阳胆经起于( )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足第4趾外侧端 
  D. 足小趾外侧端 
  E. 眉毛外侧端 
 
15. [多选题]寒热往来常见于( )
  A. 少阴病 
  B. 少阳病 
  C. 半表半里证 
  D. 疟疾病 
  E. 阳明病 
 
16. [多选题]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常见疼痛综合征有
  A. 四肢关节疼痛 
  B. 非典型面部疼痛 
  C. 慢性盆腔疼痛 
  D. 慢性腰部疼痛 
  E. 慢性背部疼痛 
 
17.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气血两虚型眩晕还应具有的症状有( )
  A. 腰膝酸软 
  B. 面色苍白 
  C. 气短懒言 
  D. 急躁易怒 
  E. 神疲纳减 
 
18. [单选题]下面对臌胀基本病机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水裹、气结、血瘀相搏于中 
  B. 湿邪、气结、血瘀相搏于中 
  C. 湿邪、热毒、血瘀相搏于中 
  D. 水裹、热邪、血瘀相搏于中 
  E. 气滞、血瘀、痰湿相搏于中 
 
19. [多选题]下列脏腑中与胸痹的发生密切相关的有(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20. [多选题]妊娠3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禁针;妊娠3月以上,不宜针刺上腹部穴位以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这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 合谷 
  B. 三阴交 
  C. 肾俞 
  D. 至阴 
  E. 大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