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师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历年考试真题下载(O6),更多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师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历年考试真题下载(O6),更多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妇科外治法的适应病证是
  A. 阴疮 
  B. 阴痒 
  C. 带下病 
  D. 阴挺 
  E. 月经病 
 
2. [单选题]“塞因塞用”的治法,适用于治疗
  A. 表实里虚证 
  B. 虚实夹杂证 
  C. 真虚假实证 
  D. 真实假虚证 
  E. 表虚里实证 
 
3. [单选题]关于奶麻临床表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突发高热,体温达39~40℃ 
  B. 咽峡部可有充血 
  C. 高热3~5天,热退疹出 
  D. 预后较差 
  E. 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4. [单选题]下列不是消渴典型症状的是
  A. 多饮 
  B. 多食 
  C. 多尿 
  D. 雀盲、耳聋 
  E. 身体消瘦 
 
5. [单选题]虚损病变出现闭塞不通征象,用补益方药来治疗,可概括为
  A. 虚则补之 
  B. 补其不足 
  C. 攻补兼施 
  D. 塞因塞用 
  E. 补虚泻实 
 
6.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剧烈腹痛,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里急后重,头痛烦躁,甚则神昏痉厥,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宜选
  A. 蒲公英 
  B. 金银花 
  C. 连翘 
  D. 白头翁 
  E. 紫花地丁 
 
7. [单选题]下述不属于产后血晕特点的是
  A. 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 
  B. 不能坐起 
  C. 半身不遂 
  D. 泛恶欲吐 
  E. 甚至昏厥不省人事 
 
8.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疠气致病特点的是
  A. 发病急骤凶猛 
  B. 有明显的季节性 
  C. 有强烈的传染性 
  D. 易大面积流行 
  E.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9. [单选题]用麻子仁丸治疗的是
  A. 气秘 
  B. 冷秘 
  C. 热秘 
  D. 气虚秘 
  E. 血虚秘 
 
10. [单选题]患者未婚,月经9个月未行,心悸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萎黄,神疲肢倦,舌淡,苔薄,脉沉缓。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人参养荣汤 
  B.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C. 血府逐瘀汤 
  D. 四君子汤 
  E. 加减一阴煎 
 
11. [单选题]王某,男,49岁。平素身体虚弱,今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手撒肢冷,汗多,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其中医辨证是
  A. 中风之痰湿中阻证 
  B. 中风闭证痰火瘀闭证 
  C. 中风脱证之阴竭阳脱证 
  D. 中风中脏腑痰浊瘀闭证 
  E. 中风中脏腑痰热腑实证 
 
12. [单选题]对热结旁流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 热因热用 
  B. 寒因寒用 
  C. 塞因塞用 
  D. 通因通用 
  E. 虚则补之 
 
13. [单选题]以下哪个症状是紫癜血热妄行证的特征
  A. 脉洪数 
  B. 初次发病 
  C. 斑色鲜红 
  D. 头晕心慌 
  E. 紫癜反复发作 
 
14. [单选题]胸腹胀满,按之疼痛,腹满不减,此属
  A. 寒证 
  B. 热证 
  C. 实证 
  D. 虚证 
  E. 表证 
 
15. [单选题]患者孕2月余,小腹绵绵作痛,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滑弱。其证候是
  A. 血寒证 
  B. 虚寒证 
  C. 血虚证 
  D. 气虚证 
  E. 阳虚证 
 
16.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肺痨演变规律的是
  A. 阴虚失润 
  B. 阴虚火旺 
  C. 日久耗气 
  D. 因虚致瘀 
  E. 阴损及阳 
 
17.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的主要症状的是
  A. 小腹冷痛拒按 
  B. 月经量少色淡 
  C. 头晕,腰酸如折 
  D. 舌质淡,脉沉弱 
  E. 经行或先或后 
 
18. [单选题]患者,女,45岁。反复脘闷不舒2年,脘腹痞闷,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柴胡疏肝散 
  B. 越鞠丸 
  C. 金铃子散 
  D. 平胃散 
  E. 旋覆代赭汤 
 
19. [单选题]治疗蛔虫病肠虫证的首选方剂为
  A. 乌梅丸 
  B. 驱虫粉 
  C. 化虫丸 
  D. 追虫丸 
  E. 使君子散 
 
20. [单选题]患者,女,20岁。外阴肌肤肿溃,色晦暗不泽,脓水淋漓,久治未愈,伴畏寒肢冷,疲乏无力,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阳和汤 
  B. 金黄散 
  C. 仙方活命饮 
  D. 萆薢渗湿汤 
  E. 右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