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执业医师(第一阶段)考试试题冲刺练习(Y1),更多中医执业医师第一阶段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属于阳的味是
  A. 酸、苦、咸 
  B. 辛、苦、咸 
  C. 辛、甘、淡 
  D. 甘、淡、涩 
  E. 甘、苦、淡 
 
2. [单选题]肝气郁结型郁证治法为
  A. 疏肝理气解郁 
  B. 清肝泻火,解郁和胃 
  C. 养心安神 
  D.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E. 滋阴清热,镇心安神 
 
3. [单选题]男性,48岁。肝硬化病史6年。1天前呕血500ml,出现神志淡漠,吐词不清且较缓慢。下列治疗措施哪种不合适
  A. 用酸性溶液灌肠 
  B. 硫酸镁导泻 
  C. 甘露醇导泻 
  D. 肥皂水导泻 
  E. 支链氨基酸静脉输注 
 
4. [单选题]大便先干后溏,多属
  A. 脾气虚弱 
  B. 肝郁乘脾 
  C. 命门火衰 
  D. 湿盛伤脾 
  E. 食滞肠胃 
 
5. [单选题]清营汤证中不应包括
  A. 时有谵语 
  B. 身热夜甚 
  C. 舌绛苔少 
  D. 烦渴引饮 
  E. 斑疹隐隐 
 
6. [单选题]哮证发作的主要因素是
  A. 伏痰 
  B. 外感 
  C. 饮食 
  D. 情志 
  E. 劳倦 
 
7. [单选题]暴喜过度,临床常见的症状是
  A. 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B. 心悸、失眠、健忘、多梦 
  C. 面红目赤 
  D. 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E. 意志消沉,面色惨淡 
 
8. [单选题]两脏同病多表现为气血两虚的是
  A. 心与肺 
  B. 心与肝 
  C. 心与脾 
  D. 心与肾 
  E. 肺与肝 
 
9. [单选题]痫证发作的基本病理因素是
  A. 肝火偏旺.火动生风 
  B. 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C. 痰热互阻,腑气不能 
  D. 痰气上扰,气血凝滞 
  E. 风痰阳浊,蒙闭心窍 
 
10. [单选题]右心衰竭时,产生水肿的主要始动因素是
  A. 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 
  B.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 水、钠潴留 
  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 淋巴液回流受阻 
 
11. [单选题]患者,女48岁。咳嗽1周,咳嗽时胸背痛,咳吐大量脓痰,素有便秘,舌苔黄,脉滑数。用药宜首选
  A. 柴胡、桔梗 
  B. 柴胡、枳壳 
  C. 瓜蒌仁、鱼腥草 
  D. 浙贝母、桃仁 
  E. 薏苡仁、冬瓜仁 
 
12. [单选题]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控制感染时选择抗生素的原则,下列哪项不恰当
  A. 参考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B. 根据患者所在地常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选用抗生素 
  C. 院外感染多选用抗革兰阳性菌的药物 
  D. 院内感染多选用抗革兰阴性菌的药物 
  E. 原则上选用广谱抗生素,尽快控制感染 
 
13. [单选题]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金"的是
  A. 少府 
  B. 大陵 
  C. 阳溪 
  D. 后溪 
  E. 经渠 
 
14. [单选题]市场经济对医学实践的作用决定了医学服务
  A. 与市场机制相容 
  B. 应该市场化 
  C. 不能引入市场机制 
  D. 必须有控制地引入市场机制 
  E. 完全符合市场机制 
 
15. [单选题]具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功效的药物是
  A. 砂仁 
  B. 苍术 
  C. 白术 
  D. 山药 
  E. 大枣 
 
16. [单选题]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
  A. 交感神经兴奋 
  B. 迷走神经末梢释放肽类物质 
  C. 壁内神经丛兴奋 
  D. 迷走神经末梢释放ACh 
  E. 迷走神经引起胃黏膜释放前列腺素 
 
17. [单选题]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依据是
  A. 病史和症状 
  B. 阳性体征 
  C. 胸部X线检查 
  D. 心电图改变 
  E. 肺功能检查 
 
18. [单选题]以上各组经脉中,皆与肝相联系的是( )
  A. 足厥阴、足少阳、足少阴经 
  B. 手太阴、足阳明、手厥阴经 
  C. 足太阴、手阳明、足厥阴经 
  D. 足阳明、手阳明、手厥阴经 
  E. 足厥阴、手太阳、足太阴经 
 
19. [单选题]小建中汤的主治为
  A. 中焦虚寒,自利不渴,腹痛呕吐,不欲饮食 
  B. 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得温按,舌淡苔白,脉弦细而缓 
  C. 阳弱血虚,外受寒邪,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 
  D. 中阳虚衰,阴寒内盛,心胸中大寒痛,呕而不能食 
  E. 胃中虚冷,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脘腹疼痛 
 
20. [单选题]"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依据为
  A. 气能生津 
  B. 气能行津 
  C. 气能化津 
  D. 气能摄津 
  E. 津能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