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正高卫生职称知识点汇总题库(S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07-16   [手机版]    

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正高卫生职称知识点汇总题库(S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正高卫生职称知识点汇总题库(S7),更多中医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不属于病理性带下的是

A. 排卵期带下增多,透明无味,且无不适者
B. 妊娠早期带下量多色白,透明无味,且无不适者
C. 带下增多,色黄如脓,味臭,无其他不适者
D. 绝经前后,带下减少,无其他不适者
E. 绝经前后,带下增多,淡黄稀薄,阴道烧灼感,无其他不适者


2. [单选题]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病机是

A. 热盛于里,邪热下迫大肠
B. 重在表证未解,外邪内迫肠道而下利
C. 太阳少阳合病
D. 大肠滑脱不禁
E. 以上都不是


3. [多选题]厚朴用治肠胃积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之证是取其什么功效

A. 健脾燥湿
B. 消痰平喘
C. 下气宽中
D. 消积导滞


4. [多选题]治疗经行吐衄应选

A. 顺经汤
B. 百合固金汤
C. 加味麦门冬汤
D. 清肝引经汤
E. 加减一贯煎


5. [多选题]活血化瘀药根据其作用程度分为哪几类

A. 养血类
B. 和血类
C. 活血类
D. 软坚类
E. 破血类


6. [多选题]新加香薷饮的组成原则为辛温复辛凉法,具有以下何种作用( )

A. 散寒
B. 化湿
C. 清暑
D. 燥湿
E. 消积


7. [多选题]青黛治疗的病证是

A. 温毒发斑,血热衄血
B. 咽痛口疮,火毒疮疡
C. 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D. 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E. 湿疹湿疮,皮肤瘙痒


8. [多选题]据《素问·痿论》的内容,"肾热"的诊断要点是( )

A. 色白
B. 色黑
C. 毛败
D. 齿稿
E. 爪枯


9. [多选题]炙法常用的液体辅料有

A. 蜜
B. 蛤粉
C. 醋
D. 酒
E. 姜汁


10. [多选题]产时或产后感受风寒之邪可导致

A. 产后血晕
B. 产后痉病
C. 产后发热
D. 产后身痛
E. 产后腹痛


11. [单选题]湿温,症见身热心烦,渴不多饮,脘痞,呕恶,便溏,尿短黄,苔黄腻,脉濡数,其辨证为

A. 湿热阻于下焦
B. 湿热积滞交结胃肠
C. 肠热下利
D. 湿热困阻中焦
E. 湿热困阻三焦


12. [多选题]五灵脂的功效是

A. 活血消积
B. 活血行气
C. 活血止痛
D. 化瘀止血
E. 凉血止血


13. [多选题]《黄帝内经》记载解剖方面妇女内生殖器官包括有

A. 子门
B. 毛际
C. 女子胞
D. 廷孔
E. 阴户


14. [单选题]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

A.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B. 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
C.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
D.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粳,噫气不除者
E. 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15. [多选题]产后身痛的临床证型包括

A. 血虚型
B. 血瘀型
C. 外感型
D. 肾虚型
E. 热结型


16. [多选题]具有涩肠止泻功效的药物是

A. 补骨脂
B. 灶心土
C. 肉豆蔻
D. 石榴皮
E. 乌梅


17.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谷气通于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18. [多选题]经行泄泻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经行前2~3天或正值经行发生泄泻
B. 经净渐止
C. 偶然发作一次
D. 并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
E. 与月经周期无关


19. [多选题]大黄具有的功效是

A. 泻下攻积
B. 清热泻火
C. 润燥软坚
D. 凉血解毒
E. 逐瘀通经


20. [多选题]烂喉痧之逆证可见( )

A. 丹痧密布,急现急隐
B. 疹色深黑
C. 咽喉糜烂甚
D. 神志昏谵
E. 脉细数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1zglp5.html
  • 下一篇: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正高考试历年试题(S7) 藿香的功效是太阴病的基本表现包括( )下述哪些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的"反治法"?(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为据原文,喜唾,治以五苓散。其治法的理论基础源于以下哪一方要寐"顿服之":下述神志异常表现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