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冲刺密卷分析(T6),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冲刺密卷分析(T6),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钩端螺旋体感染的特点为 ( )
  A. 症状及病程变化大 
  B. 出现的抗体仅有型特异性 
  C. 螺旋体可在肾小管内长期存在 
  D. 发病有地区性和季节性 
  E. 发病无地区性和季节性 
 
2. [多选题]阴道分泌物中的线索细胞
  A. 是细胞内寄生了大量加特纳菌的阴道鳞状上皮细胞 
  B. 表面粗糙 
  C. 外形模糊不清 
  D. 边缘呈锯齿状 
  E. 有助于诊断细菌性阴道炎 
 
3. [多选题]检查皮肤癣菌的主要方法是 ( )
  A. 标本直接检查 
  B. 生化反应 
  C. 玻片小培养 
  D. 血清学试验 
  E. 分子生物学检查 
 
4. [多选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细胞的哪些部位
  A. 线粒体 
  B. 溶酶体 
  C. 细胞核 
  D. 高尔基体 
  E. 细胞质 
 
5. [多选题]衣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 )。
  A. 能通过细菌滤器 
  B. 以复制方式繁殖 
  C. 对抗生素不敏感 
  D.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E. 没有肽聚糖 
 
6. [多选题]预防肠道传染病,采用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措施
  A. 隔离病人及带菌者 
  B. 粪便管理 
  C. 预防给药,疫苗注射 
  D. 保护水源 
  E. 饮食卫生,除四害 
 
7. [多选题]非肠杆菌科细菌中可进行K-B法药敏试验的是 ( )
  A. 荧光假单胞菌 
  B. 铜绿假单胞菌 
  C.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D. 产碱杆菌 
  E. 不动杆菌 
 
8. [多选题]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是
  A. 孢子菌 
  B. 隐球菌 
  C. 曲霉菌 
  D. 白假丝酵母菌 
  E. 毛霉菌 
 
9. [多选题]衣原体感染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 )
  A. 呼吸道传播 
  B. 性接触传播 
  C. 垂直传播 
  D. 直接接触传播 
  E. 粪-口途径传播 
 
10. [多选题]病毒的生物合成部位包括( )。
  A. 核糖体 
  B. 胞质 
  C. 细胞核 
  D. 异染颗粒 
  E. 质粒 
 
11. [多选题]从可疑病例中分离病毒,采集标本时注意( )。
  A. 在发病早期采集 
  B. 标本应尽快送检 
  C. 标本应保持在低温环境 
  D. 采集适当部位的标本 
  E. 在疾病晚期再次采集标本 
 
12. [多选题]可用于检测病毒大小的方法是 ( )
  A. 比色法 
  B. 滤过法 
  C. ELISA法 
  D. 电子显微镜法 
  E. 光谱 
 
13. [多选题]无动力的细菌是
  A. 大肠埃希菌 
  B. 伤寒沙门菌 
  C. 痢疾志贺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E. 阴沟肠杆菌 
 
14. [多选题]志贺菌引起菌痢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 尿便失禁 
  B. 腹痛 
  C. 里急后重 
  D. 黏液脓血便 
  E. 发热 
 
15. [多选题]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 )
  A. 伤寒患者发病1~2周可取血液 
  B. 快速诊断细菌性痢疾可用荧光菌球法 
  C. 分离培养应选用选择鉴别性培养基 
  D. 可用血清学试验做出最后鉴定 
  E. 革兰染色镜检在鉴定中有重要意义 
 
16. [多选题]鸡胚的哪些部位可用于病毒的接种 ( )
  A. 绒毛尿囊膜 
  B. 尿囊腔 
  C. 羊膜腔 
  D. 鸡胚 
  E. 卵黄囊 
 
17. [多选题]班氏丝虫常寄生于 ( )
  A. 浅部淋巴系统 
  B. 深部淋巴系统 
  C. 肝脏 
  D. 肾脏 
  E. 以上都可以 
 
18. [多选题]可引起输血后肝炎的病毒主要是 ( )
  A. HBV 
  B. HAV 
  C. HCV 
  D. HEV 
  E. TTV 
 
19. [多选题]检验前程序一定包括()
  A. 患者自我准备 
  B. 检验申请 
  C. 原始样品采集 
  D. 标本运送到实验室 
  E. 在实验室内,对标本进行离心等检测前处理 
 
20. [多选题]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见红细胞增多,可能是
  A. 前列腺结核 
  B. 前列腺增生 
  C. 慢性前列腺炎 
  D. 混入精囊液 
  E. 前列腺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