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副高考前模拟题(T9)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27   [手机版]    

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副高考前模拟题(T9)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副高考前模拟题(T9),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患者,女,45岁。心悸失眠,盗汗,舌红,脉细数。首先药物是

A. 首乌藤
B. 合欢皮
C. 远志
D. 酸枣仁
E. 柏子仁


2. [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上腹部疼痛5年余,部位不很确定,伴有腹胀满,厌食,嗳气,返酸等症状,2天前出现疼痛加剧,放射至背部,不能被抗酸药缓解,常提示

A. 胆囊炎
B. 肝炎
C. 十二指肠溃疡后壁慢性穿孔
D. 溃疡急性穿孔
E. 癌变


3. [单选题]医生的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这种指法称为

A. 举法
B. 寻法
C. 总按
D. 按法
E. 单诊


4. [多选题]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麻子仁、杏仁
B. 枳实、厚朴
C. 大黄
D. 芒硝
E. 芍药


5. [单选题]治疗湿热泄泻的首选方剂是

A. 葛根芩连汤
B. 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
C. 平胃散
D. 清中汤
E. 芍药汤


6.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 脑
B. 髓
C. 脉
D. 胆
E. 命门


7. [多选题]按《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寒淫于内,应( )

A. 治以甘热
B. 佐以甘辛
C. 以咸写之
D. 以辛润之
E. 以苦坚之


8. [单选题]益母草具有的功效是

A. 活血调经,利尿,清热通便
B. 活血止痛,消症散结
C.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D. 活血通经,凉血止血
E. 活血调经,消癥散结


9. [单选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常见的是

A. 静止性震颤
B. 老年性震颤
C. 动作性震颤
D. 扑翼样震颤
E. 细震颤


10. [单选题]昆布、海藻都具有的功效是

A. 温肺化痰
B. 燥湿化痰
C. 消痰软坚
D. 软坚泻下
E. 消积化痰


11. [单选题]善治噤口痢的药物是

A. 麝香
B. 苏合香
C. 牛黄
D. 石菖蒲
E. 冰片


12. [单选题]患者,女,35岁。双肘、腕、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肿痛2年,加重2周,以类风湿关节炎收入院。给予泼尼松、布洛芬和青霉胺治疗,后出现恶心、反酸和胃部不适,此症状可能是

A. 青霉胺不良反应
B. 布洛芬不良反应
C. 泼尼松不良反应
D. 病情加重
E. 进食不当


13. [多选题]火制法包括下列哪几项

A. 炒
B. 炙
C. 烫
D. 淬
E. 煨


14. [单选题]湿温,症见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或谵语,苔黄腻,脉濡滑数,其治疗用方为

A. 藿香正气散配玉枢丹
B. 神犀丹配安宫牛黄丸
C. 茯苓皮汤配苏合香丸
D. 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E. 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15. [多选题]槟榔治食积气滞,泻痢后重,与其何项功效有关

A. 利水消肿
B. 杀虫
C. 消积导滞
D. 行气
E. 缓泻通便


16.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肝为

A. 阴精之本
B. 阳气之本
C. 先天之本
D. 封藏之本
E. 罢极之本


17. [单选题]既治寒闭昏迷证,又治疗热闭神昏的最佳药物是

A. 苏合香
B. 牛黄
C. 细辛
D. 冰片
E. 麝香


18. [单选题]下列贫血表现为网织红细胞减低的是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巨幼细胞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溶血性贫血


19. [多选题]下列对“谷瘅”描述正确的是( )

A. 黄疸病之一种
B. 有湿热、寒湿之分
C. 湿热多为实
D. 寒湿大多夹虚
E. 治宜清热利湿退黄


20. [单选题]下列疾病除哪项外,尿中均可出现管型

A. 肾小球肾炎
B. 肾盂肾炎
C. 心力衰竭
D. 肾病综合征
E. 急性膀胱炎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1zn2m7.html
  • 下一篇:2024(副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真题分析(T9) 伴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正确的是40岁以上听到第三心音,常提示病人坐时常以手抱头,头倾不能昂者,舌淡苔白,男,又能攻毒散结,筋脉挛急 肝脾不和,和胃制酸# 温中祛寒,降逆制酸 温中补虚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