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核医学医学正高职称模拟考试练习题(U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31   [手机版]    

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核医学医学正高职称模拟考试练习题(U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核医学医学正高职称模拟考试练习题(U3),更多核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某病人眼眶周围色黑可能是( )

A. 脾阳虚证
B. 肾虚水饮
C. 肾阴虚证
D. 寒湿带下
E. 肝血虚证


2. [单选题]侵犯人体可引起关节疼痛重着症状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3. [多选题]属于平息内风的方剂是( )

A. 消风散
B. 大秦艽汤
C. 镇肝熄风汤
D. 天麻钩藤饮
E. 大定风珠


4. [单选题]与水肿的发生有关的脏腑是( )

A. 肺、脾、肾
B. 肺、心、肾
C. 脾、肝、肾
D. 心、肝、肾
E. 心、肺、脾


5. [单选题]恶性肿瘤进行化疗常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治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益气养血
B. 疏肝理气
C. 扶正
D. 滋补肝肾
E. 健脾和胃


6. [多选题]阴阳运动的结果有( )

A. 阴阳互根互用
B. 阴阳对立制约
C. 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
D. 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
E. 阴阳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


7. [单选题]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

A. 正气
B. 正气不足
C. 邪气
D. 邪气亢盛
E. 邪气损正


8. [多选题]心悸病证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因的是( )

A. 火邪
B. 水湿
C. 痰饮
D. 瘀血
E. 湿热


9. [多选题]属于补益剂的是( )

A. 炙甘草汤
B. 六味地黄汤
C. 一贯煎
D. 归脾汤
E. 牡蛎散


10. [单选题]"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所指的病理情况是( )

A. 阴阳偏盛
B. 阴阳偏衰
C. 阴阳平衡
D. 阴阳转化
E. 阴阳互损


11. [单选题]舌体瘦薄,舌绛而干,说明( )

A. 阴虚火旺
B. 火热炽盛
C. 气血两虚
D. 阳虚
E. 寒湿


12. [单选题]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因素是( )

A. 心肺脾功能障碍
B. 肺脾肝功能障碍
C. 脾肝肾功能障碍
D. 肝肾心功能障碍
E. 肺脾肾功能障碍


13. [单选题]内踝上八寸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部的经脉是( )

A. 足少阴肾经
B. 足太阴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少阳胆经


14. [单选题]肢体屈伸不利的症状与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关的是( )

A. 寒为阴邪,伤人阳气,肢体失于温养
B. 寒性凝滞,气血流行不畅
C. 寒伤肌表,卫阳被遏,肢体失于温养
D. 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E. 寒性黏滞,气机不畅


15. [多选题]望舌苔变化可以分析( )

A. 邪正的消长
B. 病邪的性质
C. 病位的浅深
D. 血液亏虚
E. 病情轻重


16. [单选题]十二经脉循行于腹部,自内向外的顺序( )

A. 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B. 足太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
C. 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D. 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
E. 足厥阴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


17. [单选题]五苓散的君药是( )

A. 桂枝
B. 茯苓
C. 泽泻
D. 白术
E. 猪苓


18. [单选题]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是( )

A. 佐药
B. 臣药
C. 使药
D. 君药
E. 反佐药


19. [单选题]"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的经脉除胆经外还有( )

A. 手阳明大肠经
B. 手少阳三焦经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太阳膀胱经
E. 足厥阴肝经


20. [单选题]地龙可用于( )

A. 胃寒呕吐
B. 心悸失眠
C. 肝郁胁痛
D. 痰鸣喘息
E. 肾虚尿频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1zom07.html
  • 下一篇:核医学正高冲刺密卷答案公布(U3) 患者李某,8月1日前来就诊:突然发病,有汗而热不解,身重倦怠,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此为( )经络学说的产生与下列医疗实践关系最密切的是( )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内联系的是( )苔白腻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