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三酰甘油降低见于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8-04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三酰甘油降低见于"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普通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三酰甘油降低见于

A. 肾病综合征
B. 阻塞性黄疸
C. 糖尿病
D.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E. 冠心病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女性,38岁,手工业工人,右拇指疼痛,伸屈受限并弹响。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风湿性关节炎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狭窄性腱鞘炎
D. 骨性关节炎
E. 骨软骨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狭窄性腱鞘炎好发于长期快速用力使用手指和腕部的中老年妇女,手工业者在手指常发生屈肌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或扳机指;拇指为拇长屈肌腱鞘炎。在腕部为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鞘炎,又称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其临床特点为:①起病缓慢,早期仅为患指晨起僵硬、疼痛,缓慢活动后即消失。②随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各手指弹响伴明显疼痛,严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动,各手指发病频度依次为中、环指最多,示、拇指次之,小指最少。③疼痛常在近端指间关节,可伴关节肿胀,体检时可在远侧掌横纹处扪及黄豆大痛性结节,活动时随屈肌腱上下移动,并可发生弹响。


[单选题]导致胆囊收缩素分泌的主要因素为

A. 酸性胃液刺激
B. 蛋白质食物刺激
C. 脂肪食物刺激
D. 迷走神经兴奋
E. 食物头相刺激

正确答案 :C

解析:胆囊收缩素是由I细胞分泌,脂肪食物是其分泌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治疗急性胰腺炎,禁用( )

A. 吗啡止痛
B. 抗胆碱能药物
C. 给予钙盐
D. 胃肠减压
E. 补充血容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生长抑素能抑制胰液分泌,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好;抑肽酶用于一直胰酶活性,西咪替丁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急性胰腺炎患者因腹痛剧烈,可予以哌替啶等止痛,但哌替啶反复使用可导致成瘾。吗啡禁用,以防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因此本题选择A。


[单选题]预防急性胰腺炎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A. 积极治疗十二指肠疾病
B. 经常服用磺胺类药或抗生素
C. 积极预防和治疗胆道疾病
D. 经常服用消化酶类药物
E. 注意饮食卫生

正确答案 :C

解析:胆道感染性炎症可使细菌及其毒素扩展累及胰腺引起急性胰腺炎,故预防急性胰腺炎发生的主要措施是积极预防和治疗胆道疾病。本题答案选择C。


[多选题]关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正确

A. 早期即可排黏液血便
B. 频繁呕吐,呕吐粪样物
C. 腹痛、血便
D. 腹肌紧张,明显压痛
E. 严重的症状和轻微的体征不相称

正确答案 :ACE

解析: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腹部绞痛,不能用药物缓解,早期腹软不胀,肠鸣音活跃,症状与体征不符是早期病变特征。继续发展,出现绞窄性小肠梗阻表现及体征,呕吐及腹泻血样物。故本题答案选择ACE。


[单选题]溶栓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药物是( )

A. 阿司匹林
B. 潘生丁
C. 尿激酶
D. 链激酶
E. 肝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非手术疗法包括溶栓、抗凝和祛聚。溶栓可采用尿激酶和链激酶,因尿激酶副作用少,效果较好,临床上优选尿激酶。


[单选题]郁证的形成与五脏关系最密切的有( )

A. 肝、肾、脾
B. 心、肝、脾
C. 心、肝、肾
D. 肺、肝、肾
E. 肺、脾、心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男性,52岁。右季肋部胀痛伴低热2月余。查体颈部可见蜘蛛痣,肝肋下6cm,质硬,表面不平,压痛(+),肝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脾肋下3cm。10年前曾查HBsAg(+),ALT82U/L。诊断首先考虑

A. 慢性活动性肝炎
B. 肝硬化
C. 肝脓肿
D. 原发性肝癌
E. 慢性胆囊炎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关于复苏的定义,正确的是

A. 指心脏按压
B. 指人工呼吸
C. 指容量治疗
D. 指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治疗措施
E. 指一切为了挽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

正确答案 :E

解析:复苏的定义是指一切为了挽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1zz9r7.html
  • 下一篇: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的是 每日尿量1500ml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下列不是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是肝硬化 溶血性贫血 肾病综合征# 恶性肿瘤 严重营养不良病变部位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循环免疫复合物显著升高 明确免疫复合物中的抗原性质 免疫组织器官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