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外科主治医师实战模拟考试试题(I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04   [手机版]    

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外科主治医师实战模拟考试试题(I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外科主治医师实战模拟考试试题(I5),更多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人参 麦冬
B. 荷梗 黄连
C. 连翘 竹叶
D. 知母 党参
E. 天冬 西洋参


2. [单选题]柔痉的治疗选方为

A. 调胃承气汤
B. 葛根汤
C. 防己黄芪汤
D. 止痉散
E. 栝蒌桂枝汤


3. [单选题]精索与下列哪一脏络属?(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4. [单选题]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 心
B. 脾
C. 肝
D. 肾
E. 肺


5. [单选题]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治宜

A. 大柴胡汤
B. 大承气汤
C. 大建中汤
D. 大乌头煎
E. 附子粳米汤


6. [单选题]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质地坚硬,形体消瘦。为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需进行何种检查

A. 血常规
B. 胸片
C. 胸部CT
D. 颈淋巴结活检
E. 颈淋巴结B超


7.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八法"内容的是

A. 汗法、吐法
B. 下法、清法
C. 宣法、通法
D. 清法、补法
E. 和法、温法


8. [单选题]升麻葛根汤的功用是

A. 疏散风热,养血活血
B. 疏风活血,清热利湿
C. 疏风祛湿,清热解毒
D. 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E. 辛凉解肌,透疹解毒


9. [单选题]羚角钩藤汤与天麻钩藤饮二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A. 清热平肝息风
B. 滋阴增液舒筋
C. 滋阴潜阳息风
D. 清热活血止痛
E. 滋阴清热安神


10. [单选题]感染的含义是

A. 病原体侵入人体的过程
B. 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C. 病原体侵入人体的一种方式
D. 人对病原体缺乏抵抗力而发病
E. 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11. [单选题]烧伤面积为40%~50%的是

A. 两上肢全部烧伤
B. 四肢全部烧伤
C. 除头皮外全身烧伤
D. 头颈部烧伤
E. 两下肢全部烧伤


12. [单选题]穿山甲的功效不包括

A. 活血定痛
B. 活血消癥
C. 通经
D. 下乳
E. 消肿排脓


13. [单选题]由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组成的方剂是

A. 玉女煎
B. 泻白散
C. 白虎汤
D. 清胃散
E. 麦门冬汤


14. [单选题]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辨析

A. 疾病
B. 证候
C. 体征
D. 症状
E. 体质


15. [单选题]下列哪种用药方法是错误的

A. 旋覆花包煎
B. 生大黄后下
C. 鹤草芽入煎服
D. 阿胶烊化兑服
E. 附子先煎


16. [单选题]叶天士认为,风温的发生是因为

A. 外感风温时毒
B. 温风过暖,感其气者
C. 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D. 感受春季温热病邪
E. 感受风邪


17. [单选题]不符合转移性胸膜肿瘤的临床X线表现是

A. 很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肺癌、乳癌和胃癌等)常经血行或淋巴道转移或直接蔓延于胸膜而引起
B. 胸痛、胸闷、胸腔穿刺液多为血性,抽液后,胸水生长反加速
C. 胸腔积液型,表现为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生长迅速
D. 肿块型为多发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肿块影,贴于胸壁,可见胸腔积液
E. 广泛不规则或波浪状胸膜增厚,呈浸润生长,常伴有局部肋骨破坏


18. [单选题]湿痰的特点是

A. 痰白清稀或有灰白点
B. 痰黄黏稠有块
C. 痰少而黏,难咯
D. 脓血痰味腥臭
E. 痰白滑量多,易咯


19. [单选题]寒湿痹痛,腰以下明显者,最佳选药是

A. 防己
B. 威灵仙
C. 独活
D. 羌活
E. 木瓜


20. [单选题]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
B. 感邪较轻
C. 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D. 邪热内郁,不能外发
E. 以上都不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2003dl.html
  • 下一篇: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医外科主治历年真题(I5) 色白清稀,舌苔白腻弦滑。首选药物是既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除痰截疟# 芳香化湿,心神散乱# 气郁痰阻,调和气血# 燥湿运脾,色紫恶臭,平肝潜阳,明目,补血,以扶正祛邪。 黄芪  功效:补气健脾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