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骨外科中级专业真题解析(F0),更多骨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检查方法中,最有助于诊断肺癌分期的是
A. 胸片
B. 超声
C. 高分辨CT
D. MRI
E. FDG-PET或PET/CT
2. [单选题]烧伤总面积80%,Ⅲ度50%。创面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A. 切削痂、网状自体植皮
B. 暴露疗法,待其自然愈合
C. 蛋白酶溶痂后植皮
D. 1%SD-Ag冷霜包扎换药,待其自然愈合
E. 分期、分批切削痂后植皮
3.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是
A. 血液
B. 组织液
C. 淋巴
D. 血浆
E. 以上都是
4. [单选题]国内外最早的烧伤休克期补液公式是
A. Even公式
B. Brook公式
C. Parkland公式
D. 以色列公式
E. 中国公式
5.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E. 以上都对
6. [单选题]速发型MODS是指
A. 原发急症发病24小时内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
B. 原发急症发病24小时后2个或2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同时功能障碍
C. 原发急症发病48小时后突发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
D. 原发急症发病一个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经一段稳定期后更多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
E. 原发急症发病48小时后一个器官功能障碍,长期治疗不能稳定
7. [单选题]腹部伤的分类以医学诊断为基础,往往采取
A. 伤因、伤部、伤型、伤情相结合的方法
B. 伤因、伤类、伤部、伤情相结合的方法
C. 伤因、伤部、伤型、伤类相结合的方法
D. 伤因、伤类、伤型、伤部相结合的方法
E. 伤因、伤型、伤类、伤情相结合的方法
8. [单选题]肱骨干骨折可合并损伤
A. 尺神经损伤
B. 正中神经损伤
C. 桡神经损伤
D. 肌皮神经损伤
E. 腋神经损伤
9. [单选题]胃穿孔的典型X线表现特征是
A. 胃泡扩张
B. 膈下游离气体
C. 双侧横膈抬高
D. 肠管扩张
E. 胃内有液平
10. [单选题]轻度低渗性缺水的血清钠浓度在
A. 145mmol/L以下
B. 140mmol/L以下
C. 135mmol/L以下
D. 130mmol/L以下
E. 120mmol/L以下
11. [单选题]下列不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X线表现的是
A. 心影右缘可见双房影
B. 心尖向左下扩大
C. 肺内可见粟粒形致密阴影
D. 双下肺可见Kerley B线
E. 肺动脉段隆出
12. [单选题]肩关节周围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肩关节外展受限
B. 肩部疼痛、无活动受限
C. 肘关节外侧疼痛
D. 肘关节活动受限
E. Finkelstein试验阳性
13. [单选题]下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正确的是
A. 以胰腺实质出血、坏死为特征
B. 胰腺分叶结构模糊,坏死灶呈灰黑色,严重者整个胰腺变黑
C. 腹腔内皂化斑和脂肪坏死灶,腹膜后可出现广泛组织坏死
D. 腹腔内咖啡色或暗红色浑浊渗液,测得淀粉酶明显升高是其特征
E. 以上都是
14. [单选题]患者排出乳白色或米汤样尿液,加入乙醚后可使混浊尿液变清。可定性为
A. 脓尿
B. 乳糜尿
C. 晶体尿
D. 血尿
E. 气尿
15. [单选题]移植后可以降低受区创面的细菌计数
A. 自体皮片移植
B. 同种异体皮片移植
C. 异种皮片移植
D. A、B、C全是
E. A、B、C全不是
16.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时,出现的Grey-Turner征是指
A. 腰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
B. 季肋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
C. 腰部、季肋部和腹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
D. 腹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
E. 腹部脐周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
17. [单选题]肌电图或诱发电位,主要是检查
A. 肌肉损伤
B. 肌腱损伤
C. 骨关节损伤
D. 炎症
E. 周围神经损伤
18. [单选题]按国内常用的烧伤补液公式计算补液量,下列临床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 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ml)=体重(kg)×Ⅱ~Ⅲ度烧伤面积(%)×1.5
B. 胶体液首选全血
C. 伤后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总量的1/2
D. 基础水分量2000ml
E. 胶体液和晶体液的比例是0.5:1,重者1:1
19. [单选题]男性,40岁,患十二指肠溃疡,呕血1200ml,血压12.01/0.1kPa(90/76mmHg),脉搏126次/分。
A. 感染性休克
B. 神经源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损伤性休克
E. 失血性休克
20. [单选题]腰椎骨折压缩不超过1/5,采用
A. 牵引后石膏固定
B. 手术松解复位
C. 手术减压内固定
D. 卧硬板床
E. 两桌复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