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正高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模拟题(J8),更多中医肛肠(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正高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模拟题(J8),更多中医肛肠(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某男,72岁。久病体弱,平素不耐风寒。近半月来汗出恶风,动则益甚,肢体倦怠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据此判断是何气的功能失常。
  A. 元气 
  B. 宗气 
  C. 卫气 
  D. 脾气 
  E. 肺气 
 
2. [多选题]锁肛痔的临床特点是
  A. 大便习惯改变 
  B. 大便变形 
  C. 腹痛 
  D. 大便出血 
 
3. [单选题]能反映少阴病病理特征的脉证是
  A. 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B. 下利便脓血 
  C.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 
  D. 脉微细,但欲寐 
  E.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4. [多选题]具有止呕功效的药物是
  A. 苍术 
  B. 砂仁 
  C. 豆蔻 
  D. 藿香 
  E. 草豆蔻 
 
5.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恢虚无"指的是
  A. 去世离俗 
  B. 饮食薄滋味 
  C. 安闲清静,排除杂念 
  D. 节制房事 
  E. 以上都不是 
 
6. [多选题]既能消食积,又能健胃的药物是
  A. 山楂 
  B. 麦芽 
  C. 谷芽 
  D. 鸡内金 
  E. 神曲 
 
7.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的诊脉纲要包括( )
  A. 诊法常以平旦 
  B.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C. 脉象主病规律 
  D. 脉与四时相合 
  E. 诊脉独取寸口 
 
8. [单选题]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A. 恶寒 
  B. 恶风 
  C. 脉浮 
  D. 项背强肌 
  E. 呕逆 
 
9. [单选题]《金匮要略》所论"肺胀"的病机是
  A. 上焦虚寒,肺气郁闭 
  B. 风热犯肺,肺气胀满 
  C. 饮阻气逆,肺失肃降 
  D. 痰浊阻肺,气道不利 
  E. 外寒内饮,肺失宣肃 
 
10. [多选题]下列方剂中,用炮附子的有( )
  A. 薏苡附子散 
  B. 乌头赤石脂丸 
  C. 四逆汤 
  D. 桂枝附子汤 
  E. 通脉四逆汤 
 
11. [单选题]某女,45岁。因思虑过度,二年不寐,百药无效,脉缓。据《内经》情志相胜的原理,当采用以下何种治法
  A. 喜胜忧 
  B. 怒胜思 
  C. 恐胜忧 
  D. 恐胜思 
  E. 悲胜思 
 
12. [多选题]气分证的辩证要点( )
  A. 壮热不恶寒 
  B. 口渴 
  C. 苔黄 
  D. 斑疹 
  E. 无汗 
 
13. [多选题]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有
  A. 川贝母 
  B. 天门冬 
  C. 沙参 
  D. 百部 
  E. 前胡 
 
14. [单选题]下列方剂除哪方外,都有桂枝、甘草这一对配伍:
  A. 小青龙汤 
  B. 大青龙汤 
  C. 葛根汤 
  D. 茯苓甘草汤 
  E. 五苓散 
 
15. [单选题]病者患慢性胃病十余年,经常胃脘隐痛,时心悸或衄血,梦遗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苔薄白,脉象沉弦,治用
  A.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B. 小建中汤 
  C. 黄芪建中汤 
  D. 薯蓣丸 
  E. 酸枣仁汤 
 
16. [单选题]大陷胸丸是在大陷胸汤的基础上加上( )而组成
  A. 枳实、麻子仁、白蜜 
  B. 半夏、杏仁、甘草 
  C. 葶苈子、芫花、甘草 
  D. 葶苈子、杏仁、白蜜 
  E. 芫花、大枣、白蜜 
 
17. [多选题]厥证治法包括( )
  A. 回阳救逆法 
  B. 辛寒清热法 
  C. 寒温并用,安蛔止痛法 
  D. 舒肝解郁法 
  E. 温胃化饮法 
 
18. [单选题]《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神明"的含义是
  A. 阴阳不测 
  B.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C. 脏腑的功能活动 
  D. 清静机灵 
  E. 两目之神采 
 
19. [单选题]提示大黄附子汤证预后的是
  A. 腹痛是否缓解 
  B. 发热是否减退 
  C. 脉象是否转和 
  D. 四肢是否转温 
  E. 大便是否通利 
 
20. [单选题]大结胸证的病机是
  A. 痰热互结 
  B. 水热互结 
  C. 湿热内郁 
  D. 寒湿壅聚 
  E. 宿食结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