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针灸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历年真题(L9),更多针灸(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针灸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历年真题(L9),更多针灸(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方剂中,用炮附子的有( )
  A. 薏苡附子散 
  B. 乌头赤石脂丸 
  C. 四逆汤 
  D. 桂枝附子汤 
  E. 通脉四逆汤 
 
2. [多选题]临床对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对有些病证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如
  A. 三叉神经痛 
  B. 感冒 
  C. 发烧 
  D. 急性腹痛 
  E. 小儿咳嗽 
 
3.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五脏失守"的病候是( )
  A. 头倾视深 
  B. 背曲肩随 
  C. 水泉不止 
  D. 仓廪不藏 
  E. 气高息促 
 
4. [多选题]乌梅丸的主要适应证是( )
  A. 蛔厥 
  B. 久利 
  C. 寒厥 
  D. 脏厥 
  E. 脏结 
 
5. [多选题]十二经脉的别络特点是
  A. 阴经别络于阳经 
  B. 督脉别络于任脉 
  C. 阳经别络于阴经 
  D. 阳经别络于阳经 
  E. 阴经别络于阴经 
 
6. [多选题]导致晕针发生的原因有
  A. 体质虚弱 
  B. 针尖带钩 
  C. 精神过度紧张 
  D. 针身弯曲 
  E. 过度疲劳饥饿 
 
7. [多选题]小便频数量多,尿浊如脂膏且甜,渴而多饮,头晕,视物模糊,颧红,虚烦,多梦,遗精,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宜选用
  A. 胃管下俞、太冲 
  B. 胃俞、脾俞 
  C. 肾俞、照海 
  D. 阴谷、太溪 
  E. 肺俞、少府 
 
8. [多选题]天冬的功效是
  A. 养阴润燥 
  B. 清心火 
  C. 清肺生津 
  D. 养肝明目 
  E. 润肠通便 
 
9. [多选题]续断的适应证是
  A. 肝肾不足,腰膝酸痛 
  B. 寒湿痹痛 
  C. 跌打损伤,骨折筋伤 
  D. 肾虚阳痿,遗精滑泄 
  E. 肝肾虚弱,胎漏下血 
 
10. [多选题]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特定穴性质的腧穴是
  A. 神门 
  B. 中极 
  C. 关元 
  D. 合谷 
  E. 后溪 
 
11. [多选题]肾气不固尿失禁的治则为
  A. 针灸并用 
  B. 针刺为主 
  C. 灸法为主 
  D. 补法 
  E. 泻法 
 
12. [多选题]大青龙汤适应证的表现有
  A. 发热恶寒 
  B. 身不疼但重 
  C. 不汗出而烦躁 
  D. 脉浮缓 
  E. 脉浮紧 
 
13. [多选题]下列五行属性都属木的五输穴是
  A. 少府 
  B. 少商 
  C. 少泽 
  D. 少海 
  E. 三间 
 
14. [多选题]可治疗君相火旺之遗精的处方包括
  A. 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 
  B. 右归丸 
  C.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D. 当归六黄汤 
  E. 桂枝龙骨牡蛎汤 
 
15. [多选题]针刺注意事项中,应注意的是
  A. 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B. 妇女怀孕三月及以上者,不宜针刺小腹部及腰骶部的腧穴 
  C. 小儿囱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D.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E. 锁骨中线锁骨上2-3cm以上,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以上,腋中线第8及背部第10肋间隙以上均不可深刺,以免发生气胸 
 
16. [多选题]温病治法中泄卫透表法分为以下哪几种( )
  A. 疏风散热 
  B. 解表清暑 
  C. 宣表化湿 
  D. 轻清宣气 
  E. 疏卫润燥 
 
17. [多选题]腰部有劳伤或陈伤史,劳累、晨起、久坐加重,腰部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固定不移,宜选用的腧穴是
  A. 阿是穴 
  B. 膈俞 
  C. 大肠俞 
  D. 腰阳关 
  E. 委中 
 
18. [多选题]下列方剂中治疗湿热发黄的是( )
  A. 大黄硝石汤 
  B. 茵陈蒿汤 
  C. 小柴胡汤 
  D. 栀子大黄汤 
  E. 茵陈五苓散 
 
19. [多选题]原文明确说明,下列脉象禁予辛温发汗的是
  A. 尺中脉微 
  B. 脉浮弱 
  C. 尺中迟 
  D. 脉浮数 
  E. 脉浮紧 
 
20. [多选题]白芷的适应证是
  A. 外感风寒,头身痛,鼻塞 
  B. 阳明头痛,齿痛,风湿痹痛 
  C. 白带过多 
  D. 疮痈肿毒 
  E. 皮肤风湿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