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血液病学正考前点睛模拟题(K9),更多血液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血液病学正考前点睛模拟题(K9),更多血液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发生DIC时,关于纤溶抑制药的应用时机,正确的说法是
  A. 基础疾病已被控制,并有纤溶亢进表现时 
  B. 消耗性低凝期 
  C.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D. 休克时 
  E. 初发性高凝期 
 
2. [多选题]多发性骨髓瘤的骨X线表现是
  A. 骨质疏松 
  B. 成骨改变 
  C. 穿凿样改变 
  D. 溶骨改变 
  E. 病理骨折 
 
3. [多选题]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包括
  A. 骨髓象 
  B. 血象 
  C. 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D. 免疫学检查 
  E. 细胞化学 
 
4. [单选题]中医学辨证中,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是( )
  A. 气血津液辨证 
  B. 卫气营血辨证 
  C. 八纲辨证 
  D. 脏腑辨证 
  E. 六经辨证 
 
5. [多选题]急性溶血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 ( )
  A. 血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 
  B. 溶血产物引起肾小管细胞坏死 
  C. 休克 
  D. 贫血 
  E. 高胆红素血症 
 
6. [多选题]折量法与骨性标志取穴法结合应用的穴位有( )
  A. 膏肓俞 
  B. 支沟 
  C. 中府 
  D. 肩井 
  E. 悬钟 
 
7. [多选题]基质细胞指
  A. 巨噬细胞 
  B. 脂肪细胞 
  C. 骨髓中的网状细胞 
  D. 内皮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8. [多选题]血管性血友病(VWD)的治疗方法包括
  A. 阿司匹林 
  B. 冷沉淀物 
  C. 人凝血因子Ⅷ浓缩物 
  D. 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DDAVP) 
  E. 抗纤溶药物 
 
9. [多选题]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中可以是正常的有
  A. 骨髓象的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 
  B. 血小板的功能 
  C. 血块收缩 
  D. 出血时间 
  E. 血小板计数 
 
10. [多选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和基因受累包括
  A. PML-RARA 
  B. t(11;17)(q23;q21) 
  C. t(15;17)(q22;q21) 
  D. PLZF-RARA 
  E. T(8;21)(q22;q22) 
 
11. [单选题]扶正与祛邪兼用,适于下列病证中的( )
  A. 正虚邪实 
  B. 阴虚内热 
  C. 气血亏虚 
  D. 邪气壅实为主 
  E. 正气亏虚为主 
 
12. [多选题]异常血红蛋白病包括
  A. 镰状细胞贫血 
  B. 氧亲和力异常的血红蛋白病 
  C. 其他 
  D.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E. 血红蛋白M病 
 
13. [单选题]下列不属四君子汤组成的药物是( )
  A. 人参 
  B. 炙甘草 
  C. 黄芪 
  D. 白术 
  E. 茯苓 
 
14. [单选题]泄泻初起的治疗不宜采用( )
  A. 分利 
  B. 消导 
  C. 清化 
  D. 固涩 
  E. 疏解 
 
15. [单选题]情志异常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此种情志多为( )
  A. 过度愤怒 
  B. 喜乐过度 
  C. 过度悲忧 
  D. 突然受惊 
  E. 思虑过度 
 
16. [多选题]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分别是 ( )
  A. 因子Ⅲ 
  B. 因子Ⅹ 
  C. 因子Ⅸ 
  D. 因子Ⅱ 
  E. 因子Ⅻ 
 
17. [多选题]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包括
  A. 肾功能不全 
  B. 肝病 
  C. 心功能不全 
  D. 甲状腺功能低下 
  E. 垂体功能低下 
 
18. [多选题]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 ( )
  A. 肝素和组胺 
  B. 去甲肾上腺素 
  C.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D. 肾素 
  E. 促红细胞生成素 
 
19. [多选题]关于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叙述正确的有
  A. Ⅰ期:病变侵犯1个淋巴区域或1个淋巴组织(如脾、胸腺、咽淋巴环等) 
  B. Ⅱ期:病变侵犯横膈一侧2个或更多淋巴区域或1个淋巴结以外的部位 
  C. Ⅲ期:病变侵犯横膈两侧的淋巴区域 
  D. Ⅳ期:病变侵犯骨髓 
  E. B症状:无其他解释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6个月内体重下降10%) 
 
20. [多选题]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 )
  A. 足阳明经 
  B. 足太阳经 
  C. 手太阳经 
  D. 手少阳经 
  E. 手阳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