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考试宝典卫生管理卫生高级职称(正高)真题多选解析(G4),更多卫生管理(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十宣穴点刺出血所治的病证是( )
  A. 高热 
  B. 昏迷 
  C. 咽喉肿痛 
  D. 中暑 
  E. 泄泻 
 
2. [多选题]一级预防的效应包括
  A. 避免或减少对病因的暴露 
  B. 降低发病率 
  C. 提高生存率 
  D. 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 
  E. 提高生活质量 
 
3. [单选题]痰疾多首选( )
  A. 中府 
  B. 尺泽 
  C. 丰隆 
  D. 梁门 
  E. 风门 
 
4. [单选题]患者黄某,女,30岁,咳嗽数天,现症见:咳嗽,鼻塞流涕,喉痒身重,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辨证为( )
  A. 风热犯肺 
  B. 燥热伤肺 
  C. 风寒袭肺 
  D. 痰湿犯肺 
  E. 痰热郁肺 
 
5. [多选题]行为干预的手段包括( )
  A. 行政干预 
  B. 法规干预 
  C. 传播干预 
  D. 教育干预 
  E. 技能干预 
 
6. [多选题]对肝的系统连属,表述正确的是( )
  A. 肝在志为喜 
  B. 肝在液为泪 
  C. 肝合筋而华爪 
  D. 肝开窍于目 
  E. 肝与胆相表里 
 
7.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胃痛常见病因病机的有( )
  A. 忧思郁怒,肝气郁结 
  B. 郁怒伤肝,肝气犯胃 
  C.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D.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E. 禀赋不足,脾胃虚弱 
 
8.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传播材料预试验的常用方法
  A. 问卷调查法 
  B. 重点人群调查法 
  C. 把关人咨询 
  D. 专题小组访谈 
  E. 劝服法 
 
9. [多选题]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包括( )
  A.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B. 传播卫生知识和有关卫生政策法规信息 
  C. 对个体和群体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和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培训 
  D. 开展健康教育,发展个人技能 
  E. 针对不健康行为进行干预 
 
10. [多选题]属于病理性汗出的是( )
  A. 剧烈运动时汗出 
  B. 入睡时汗出 
  C. 只头部汗出 
  D. 半身汗出 
  E. 高热时汗出 
 
11. [单选题]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2. [单选题]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 )
  A. 心、肝、肾经 
  B. 胆、胃、三焦经 
  C. 心、肺、心包经 
  D. 心、胆、小肠经 
  E. 肺、脾、胆经 
 
13. [多选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 )
  A.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B.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D.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E. 散发的医院感染 
 
14. [多选题]感染性腹泻诊断包括哪些?( )
  A.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B. 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C. 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D. 咳嗽、心悸、咳痰 
  E. 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 
 
15. [单选题]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和统率作用的是( )
  A. 正经 
  B. 奇经 
  C. 经别 
  D. 浮络 
  E. 别络 
 
16. [多选题]属于固涩剂的是( )
  A. 金锁固精丸 
  B. 牡蛎散 
  C. 四神丸 
  D. 清带汤 
  E. 补中益气汤 
 
17. [单选题]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胃气滞外,还常用治( )
  A. 肝气郁滞之胁痛 
  B. 水湿停滞之水肿 
  C. 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D. 肾不纳气之气喘 
  E. 肝郁月经不调 
 
18. [单选题]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主方是( )
  A. 归脾汤 
  B. 酸枣仁汤 
  C. 炙甘草汤 
  D. 朱砂安神丸 
  E. 生脉散 
 
19. [多选题]"奇经"异于"正经"之处是( )
  A. 不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B. 分布没有正经规则 
  C. 与脏腑不直接络属 
  D. 相互间无表里关系 
  E. 人之气血并非常行奇经 
 
20. [单选题]紧脉的主病为( )
  A. 寒、痛、宿食 
  B. 宿食、瘀血 
  C. 表证、瘀血、痰饮 
  D. 寒、痛、痰饮 
  E. 寒、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