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泌尿外科副高卫生高级职称题库辅导(L5),更多泌尿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女,44岁,双侧经皮肾镜术后1月,左输尿管留置Double-J管,腹平片左肾盂仍有细小结石,体温一直偏高,最高时39.8℃,体检:左肾区压痛、叩击痛,该病人应诊断为 ( )
A. 腹膜后血肿
B. 术后出血
C. 术后感染
D. 肾周积尿
E. 肾盂穿孔
2. [单选题]男性,10岁,跨越过街栏杆时骑跨伤1小时,尿道口溢血入院。查体:BP、P正常,会阴轻度血肿,耻骨上可及胀大的膀胱。F21尿管导尿失败,下一步如何处理
A. 输液及抗生素治疗,继续观察
B. 耻骨上穿刺造瘘
C. 剖腹探查行膀胱修补术
D. 膀胱镜检查
E. 会阴部加压包扎
3. [单选题]再次行ESWL至少应间隔多少天进行 ( )
A. 5天
B. 7天
C. 10天
D. 14天
E. 20天
4. [单选题]有关前列腺增生症的叙述正确的有
A. 70岁的男性约50%在组织上已有BPH的变化
B. 影响前列腺增生最主要的激素是睾酮
C. 用福至尔(缓退瘤)治疗前列腺增生时,可以缩小前列腺的体积,其作用机制是阻断5α还原酶
D. 前列腺移行带只占约10%,却是形成前列腺增生的最主要的部分
E.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常常同时出现,两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5. [单选题]下列肾损伤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B. 了解伤部疼痛的性质及程度
C. 绝对卧床休息
D. 每天观察尿量、尿色
E. 血尿转清后,尽早离床活动
6. [单选题]满面通红多属( )
A. 阴虚证
B. 实热证
C. 肝胆湿热证
D. 戴阳证
E. 血瘀证
7. [单选题]膀胱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项
A. 肿瘤大小
B. 肿瘤生长部位
C. 病程长短
D. 血尿严重程度
E. 组织学类型
8. [单选题]致病后最易出现发热恶风、汗出等症状的病邪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火邪
D. 湿邪
E. 燥邪
9. [单选题]女,30岁,家庭妇女,尿频,尿痛,腰部胀痛,体温37.4℃。此时最有助于区别肾盂肾炎与膀胱炎的化验检查结果是 ( )
A. 尿涂片革兰染色发现细菌
B. 尿中查见白细胞管型
C. 尿有蛋白及白细胞
D. 尿培养及菌落计数阳性
E. 尿中有脓细胞
10. [单选题]男性患者,18岁,外伤性骨盆骨折引起尿道损伤,患者不能自行排尿。体检:一般情况好,肛查前列腺上移不能触到,该患者的最佳处理方法是
A. 尿道插管引流
B. 耻骨上膀胱造瘘
C. 尿道会师术
D. 尿道吻合术
E. 耻骨上穿刺吸尿
11. [单选题]肾癌常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 )
A. 肾孤立性囊肿
B. 肾结核
C. 多囊肾
D. 肾积水
E. 输尿管肿瘤
12. [多选题]卫气的主要功能有( )
A. 通过三焦输布全身
B. 护卫肌表以防外邪入侵
C. 温煦脏腑、肌肉和皮毛
D. 调节肌腠开合和汗液排泄
E. 温煦经脉
13. [单选题]男,70岁,饮酒后不能排尿8小时,下腹憋胀难忍,既往前列腺肥大5年。检查:耻骨上膨隆,叩实音。下列哪一项处理是不恰当的
A.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B. 膀胱区热敷
C. 导尿
D. 静脉滴注利尿剂
E. 口服抗生素
14. [单选题]以下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 休克
B. 尿道出血、局部疼痛及压痛
C. 排尿困难、尿潴留及尿外渗
D. 会阴部血肿及瘀斑
E. 全程肉眼血尿
15. [单选题]有尿频、尿急症状,尿普通培养无菌生长,尿常规检查pH为5,镜检大量脓球可能为
A. 急性肾盂肾炎
B. 急性膀胱炎
C. 泌尿系结核
D. 急性前列腺炎
E. 急性尿道炎
16. [单选题]术中疑有输尿管破裂,由静脉注射靛胭脂,观察
A. 手术野是否有蓝色尿液流出
B. 输尿管的蠕动是否增强
C. 对侧肾脏的功能
D. 患侧肾脏的功能
E. 有无血管损伤
17. [多选题]对怀疑有膀胱癌的患者应进行下列检查,除了
A.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B. 静脉肾盂造影
C. B超引导下的膀胱壁随机活检
D. 尿癌细胞PCR检测
E. 膀胱镜
18. [单选题]左室肥大,QRS波群电压增高,在各导联电压变化的标准是
A. RavL<1.1mV
B. RavR>0.5mV
C. RI>1.0mV
D. Rv5+SV1>4.0mV(男性)或>3.5mV(女性)
E. Rv1+Sv5>1.2mV
19. [单选题]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者,属于( )
A. 心脾两虚证
B. 心血亏虚证
C. 脾气亏虚
D. 气血亏虚证
E. 脾肾亏虚证
20. [多选题]心悸病证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因的是( )
A. 火邪
B. 水湿
C. 痰饮
D. 瘀血
E. 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