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心理治疗科(中级)易错考试试题(J1),更多心理治疗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韦氏智力量表的分数计算过程,错误说法是
A. 将分测验原始分转换为平均数10、标准差3的标准分
B. 累加分测验的原始分为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和全量表的原始分
C. 累加分测验量表分为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和全量表的原始分
D. 查相应年龄组的常模表,把三个量表的原始分转换为智商
E. 韦氏智力量表智商是平均数100、标准差15的标准分
2. [单选题]慢性脑病综合征不包括哪一项症状
A. 遗忘综合征
B. 痴呆综合征
C. 人格改变
D. 伴有意识障碍
E. 情感淡漠
3. [单选题]关于睡眠效率,正确的表述是
A. 正常人睡眠效率应常保持在95%以上
B. 睡眠效率=睡眠间隔时间/在床上时间×100%
C. 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在床上时间×100%
D. 每晚在床上时间不能少于7h
E. 正常人睡眠效率常应保持在90%以上
4. [单选题]知觉障碍不包括
A. 错觉
B. 幻觉
C. 命令性幻听
D. 感知综合障碍
E. 内感性不适
5. [单选题]一组以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并伴有痛苦体验或(和)社会功能损坏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称之为
A. 精神分裂症
B. 情感性精神障碍
C. 神经症
D. 心身疾病
E. 精神障碍
6. [单选题]著名的"视崖实验"研究的是
A. 形状知觉
B. 大小知觉
C. 距离知觉
D. 深度知觉
E. 方位知觉
7. [单选题]对于暗示性不强的人或者7岁以下的小孩,可以采用( )
A. 电话催眠
B. 觉醒状态下催眠
C. 睡眠状态下催眠
D. 麻醉药物催眠
E. 自我催眠
8. [单选题]心理治疗的主要适应证不包括
A. 神经系统疾病
B. 婚姻家庭问题
C. 神经症
D. 创伤后应激障碍
E. 心身疾病
9. [单选题]情绪研究的维度是
A. 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
B. 强度、肌张力水平、快感度、复杂度
C. 愤怒、快乐、恐惧、悲哀
D. 心境、激情、应激
E.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10. [单选题]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会不断地引起满意、紧张、焦虑、失望等情绪,这时咨询师就要具有
A. 共情
B. 责任感
C. 分析自己情感的能力
D. 利他主义
E. 做榜样和影响者的能力
11. [单选题]21岁的小李几次求职均遭失败,心情抑郁,不愿出门,由父母陪伴来心理咨询门诊。他在主诉中多次表达对前途没有信心,因为自己学历不高,长相不美,能力不强,缺乏经验,没有背景。请问,小李对自己求职失败的归因特点是
A. 外在稳定性归因
B. 内在易变性归因
C. 内在稳定性归因
D. 外在易变性归因
E. 情景性归因
12. [单选题]以人为中心疗法中,主导治疗过程的是( )
A. 当事人
B. 治疗师
C. 旁人
D. 了解当事人的朋友
E. 了解当事人的家人
13. [单选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中最常见的是
A. 单纯型
B. 青春型
C. 紧张型
D. 偏执型
E. 退缩型
14. [单选题]以人为中心疗法中咨询师的角色是( )
A. 老师
B. 伙伴
C. 同事
D. 家人
E. 医生
15. [单选题]强迫症和恐怖症的区别是
A. 出现焦虑反应
B. 明知不对难以控制
C. 是否回避
D. 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E. 有无精神因素
16. [单选题]使用者冲动性使用药物、不顾一切后果,自我失去控制的表现称为
A. 成瘾行为
B. 强制性觅药行为
C. 有害使用行为
D. 戒断症状
E. 边缘型人格
17. [单选题]心理创伤是( )
A. 导致心理疾患的负性心理事件
B. 严重威胁个体安全或者躯体完整性的灾难性事件
C. 火山地震等事件造成的心理问题
D. 负性生活事件所引起的个体的心理问题和症状
E. 个体经历的涉及死亡或死亡威胁的事件
18. [单选题]从众行为的特点包括①引起从众行为的群体压力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②个体对群体压力的感知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③从众行为虽非本意,但却是个体自愿的行为④从众行为对个体来说是消极的⑤从众行为对群体来说是积极的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E. ①②③
19. [单选题]若凭空听到有人斥责、讽刺他,有人同情、赞扬他,夸他能干,此症状属于
A. 评论性幻听
B. 命令性幻听
C. 思维化声
D. 争论性幻听
E. 思维鸣响
20. [单选题]下列关于似动现象的陈述,错误的是
A. 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B. 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们在无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C. 在电影、电视看到的画面活动是一种动景运动
D. 看到月亮在云间移动是一种诱发运动
E. 似动现象是一种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