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神经外科正高卫生职称专业知识考试试题(J2),更多神经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神经外科正高卫生职称专业知识考试试题(J2),更多神经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生地黄的主治病证是( )
  A. 温热病热入营分 
  B. 血热妄行出血证 
  C. 热病伤阴,口干口渴 
  D. 消渴证 
  E. 热伤阴液,肠燥便秘 
 
2. [多选题]麻黄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桂枝 
  B. 白芍 
  C. 甘草 
  D. 杏仁 
  E. 麻黄 
 
3. [多选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包括
  A.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B. 腰椎间盘的损伤 
  C. 血液循环障碍 
  D. 遗传因素 
  E. 腰骶先天异常 
 
4. [单选题]面色黄而虚浮多见于( )
  A. 脾虚湿盛 
  B. 寒湿中阻 
  C. 脾胃虚弱 
  D. 湿热内蕴 
  E. 黄疸 
 
5. [单选题]瘀血腰痛,治宜选用( )
  A. 身痛逐瘀汤 
  B. 补中益气汤 
  C. 血府逐瘀汤 
  D. 膈下逐瘀汤 
  E. 少腹逐瘀汤 
 
6. [多选题]头部受伤后立即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可见于
  A. 动眼神经挫伤 
  B. 原发性脑干损伤 
  C. 眼眶部挫伤 
  D. 颅内血肿 
  E. 以上均对 
 
7. [多选题]脾虚便溏不宜使用( )
  A. 山药 
  B. 黄精 
  C. 天冬 
  D. 熟地黄 
  E. 莲子 
 
8. [单选题]中风中,中经络与中脏腑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咳痰 
  B. 发热 
  C. 神志改变 
  D. 呕血 
  E. 头痛 
 
9. [单选题]"一夫法"是指( )
  A. 手指同身寸 
  B. 中指同身寸 
  C. 拇指同身寸 
  D. 横指同身寸 
  E. 以上都不是 
 
10. [多选题]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 )
  A. 足太阴经 
  B. 足少阴经 
  C. 足阳明经 
  D. 任脉 
  E. 足厥阴经 
 
11. [多选题]白质前连合含 ( )
  A. 轻触觉纤维 
  B.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纤维 
  C. 躯体运动纤维 
  D. 痛、温觉纤维 
  E. 意识性本体感觉纤维 
 
12. [单选题]肝肾亏损带下过少的主症不包括( )
  A. 带下过少,甚至全无 
  B. 烘热汗出,烦热胸闷 
  C.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D. 小便黄,大便干结 
  E. 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13. [多选题]关于颅咽管瘤的影像检查,叙述正确的是
  A. 瘤周水肿是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B. CT常见斑块样、碎屑样或蛋壳样钙化 
  C. 肿瘤囊性部分常常累及3脑室 
  D. MRI是最主要的术前诊断手段 
  E. 肿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型密切相关 
 
14. [多选题]狭颅症可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的畸形有 ( )
  A. 并指 
  B. 腭裂 
  C. 唇裂 
  D. 脊柱裂 
  E. 以上均不是 
 
15. [单选题]下列各证中,一般不见面色白的是( )
  A. 气虚证 
  B. 血虚证 
  C. 寒证 
  D. 阴虚证 
  E. 阳虚证 
 
16. [多选题]可能影响颅脑创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
  A. 骨髂肌松弛药的应用 
  B. 过量饮酒 
  C. 高血压 
  D. 大量吸食毒品 
  E. 肢体瘫痪 
 
17. [多选题]颅内复杂型动脉瘤包含四种类型 ( )
  A. 巨大动脉瘤 
  B. 颈内动脉—眼动脉瘤 
  C. 多发动脉瘤 
  D. 椎—基底动脉瘤 
  E. 梭形动脉瘤 
 
18. [多选题]关于面神经损害部位的判断规律,正确的是
  A. 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异常,提示膝状神经节以上面神经受损 
  B. 泪液分泌试验异常,提示膝状神经节以下面神经受损 
  C. 镫骨肌声反射消失表明损害部位在面神经分出镫骨肌支处或更高水平 
  D. 味觉试验消失表示面神经损伤在鼓索支的水平或更上 
  E. 味觉试验消失表示面神经损伤在鼓索支的水平或更下 
 
19. [多选题]辨别疼痛虚实的要点是( )
  A. 疼痛的性质 
  B. 发病的缓急 
  C. 有无发热 
  D. 疼痛的部位 
  E. 喜按或拒按 
 
20. [单选题]尿血与血淋的主要鉴别要点为( )
  A. 尿中带血 
  B. 小便时疼痛与否 
  C. 发病脏腑 
  D. 脉象 
  E. 舌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