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中医全科医学(中级)历年在线题库(C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05   [手机版]    

2024中医全科医学(中级)历年在线题库(C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全科医学(中级)历年在线题库(C6),更多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某病人要做腰穿检查,有恐惧感,从医德要求考虑,临床医生应向病人做的主要工作是

A. 要征得病人知情同意
B. 告知做腰穿的必要性,嘱病人配合
C. 告知做腰穿时应注意的事项
D. 因诊断需要,先动员,后手术
E. 动员家属做病人思想工作


2. [单选题]《神农本草经》谓"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的药物是

A. 郁金
B. 香附
C. 合欢皮
D. 玫瑰花
E. 绿萼梅


3. [单选题]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是

A. 开窍药的功效主要是开窍醒神
B. 开窍药主要用于神识昏迷证
C. 开窍药的作用有凉开与温开之别
D. 开窍药为急救治标之品
E. 开窍药多制成丸散成药服用


4. [单选题]肝气郁结胁痛的治法是

A. 养阴柔肝
B. 疏肝理气
C. 祛瘀通络
D. 清热利湿
E. 理气导滞


5. [单选题]属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脉痹阻证共见的症状是

A. 心悸
B. 失眠
C. 心胸憋闷
D. 舌淡苔白
E. 脉结代


6.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的功用是

A. 清暑除烦,益气和胃
B.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C. 清暑利湿,益气和胃
D. 清暑益气,和胃止呕
E. 益气养阴,清透暑热


7.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经配穴的是:

A. 天柱、至阴
B. 劳宫、尺泽
C. 章门、曲泉
D. 大椎、命门
E. 阴郄、神门


8. [单选题]患者,女,65岁。经常目暗昏花,并伴有腰酸,耳鸣,舌淡,脉沉。处方中使用了"相使"配伍原则,首选药组是

A. 决明子、桑叶
B. 枸杞子、山萸肉
C. 墨旱莲、女贞子
D. 黄芪、茯苓
E. 菊花、枸杞子


9.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是导致痹证的常见病因

A. 正气不足
B. 久居潮湿,涉水冒雨
C. 感受风热与湿邪相并
D. 急燥易怒,情志不调
E. 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


10. [单选题]治疗血虚的病变,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是因为

A. 气能生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 血能养气
E. 血能载气


11. [单选题]肺结核早期病变的X线表现是

A. 渗出
B. 增殖
C. 纤维化
D. 钙化
E. 空洞


12. [单选题]归脾汤与天王补心丹均具有的作用是

A. 补肺
B. 养肝
C. 滋肾
D. 养心
E. 健脾


13. [单选题]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14. [单选题]桑杏汤与桑菊饮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桑叶 甘草
B. 桑叶 杏仁
C. 桔梗 甘草
D. 桔梗 杏仁
E. 薄荷 栀子


15. [单选题]"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主要指的是

A.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B. 邪气伤人,必伤人体的正气
C. 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D.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E. 正气虚弱,邪气不足


16. [单选题]雀啄灸属于

A. 天灸
B. 艾炷灸
C. 温针灸
D. 温灸器灸
E. 艾条灸


17. [单选题]气滞血瘀的病证其脉象常见

A. 虚脉
B. 实脉
C. 紧脉
D. 迟脉
E. 涩脉


18. [单选题]"医乃仁术"是指

A. 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
B. 道德是医学活动中的一般现象
C. 道德是医学的非本质要求
D. 道德是医学的个别性质
E. 道德是个别医务人员的追求


19. [单选题]川牛膝和怀牛膝功效的主要不同点是

A. 川牛膝偏清上部火热,怀牛膝偏清下部湿热
B. 川牛膝偏补肝肾,怀牛膝偏祛风湿
C. 川牛膝偏活血通经,怀牛膝偏利尿通淋
D. 川牛膝偏强腰膝,怀牛膝偏活血通经
E. 川牛膝活血通经力强,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20.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A. 正经
B. 经别
C. 经筋
D. 别络
E. 奇经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2gdn9l.html
  • 下一篇: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全科(中级)职称晋升考试试题(C6) 首选的药物是胃肠道造影检查常用的造影剂是以下关于膀胱癌症状的叙述,脉滑无力,要求首诊在社区,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适宜火热内结之大便不通,使实热之邪从大便排走,均属中医“痹证”范畴。须与骨结核、骨肿瘤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