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执业医师考试宝典中西医执业医师资格在线题库专项练习(AH8),更多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改变为
  A. P波电压≥0.25 mV 
  B. P波时间>0.11秒,双峰切迹≥0.04秒 
  C. P波电压<0.25mV 
  D. P波低平 
  E. Ⅱ、Ⅲ导联P波倒置 
 
2. [单选题]患者,男,58岁。某日早晨起床猝然晕倒,醒后左侧肢体麻木不仁,步履艰难,口角歪斜,流涎不止,言语謇涩,未做系统治疗。现瘫于床榻已月余,伴神疲,纳呆,面色苍白,舌淡暗,脉细涩。其治法是
  A. 辛凉开窍,清肝息风 
  B. 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C. 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D. 平肝潜阳,息风通络 
  E. 益气活血通络 
 
3.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得神表现的是( )
  A. 目光精彩 
  B. 神志清楚 
  C. 颧赤如妆 
  D. 面色荣润 
  E. 呼吸调匀 
 
4. [单选题]吗啡和阿司匹林共有的不良反应是
  A. 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B. 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C. 便秘 
  D. 凝血障碍 
  E. 锥体外系症状 
 
5. [单选题]寒凝气机致痛的特点是( )
  A. 灼痛 
  B. 窜痛 
  C. 绞痛 
  D. 空痛 
  E. 重痛 
 
6. [单选题]泻白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有
  A. 桑白皮 
  B. 炙甘草 
  C. 杏仁 
  D. 地骨皮 
  E. 粳米 
 
7. [单选题]善于治疗小儿疳积的腧穴是
  A. 血海 
  B. 太白 
  C. 丰隆 
  D. 四缝 
  E. 十宣 
 
8. [单选题]男,56岁。腹大胀满,青筋显露,面色晦暗,唇紫,口干不欲饮,胁下刺痛,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治法宜用
  A. 活血化病,行气利水 
  B. 凉血化瘀,滋养肝肾 
  C. 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D. 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E. 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9. [单选题]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位是
  A. 心肺 
  B. 脾胃 
  C. 肺胃 
  D. 肺脾 
  E. 心胃 
 
10. [单选题]督脉经的络穴是
  A. 鸿尾 
  B. 长强 
  C. 大包 
  D. 通里 
  E. 飞扬 
 
11. [单选题]患者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质红,苔黄,脉弦。诊断为脑血栓形成,其中医证型是( )
  A. 风痰入络证 
  B.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C.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D. 气虚血瘀证 
  E. 阴虚风动证 
 
12. [单选题]外湿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
  A. 阴痒 
  B. 子肿 
  C. 子满 
  D. 闭经 
  E. 经行泄泻 
 
13. [单选题]小陷胸汤的组成是
  A. 半夏、黄连、全瓜蒌 
  B. 半夏、黄芩、全瓜蒌 
  C. 半夏、连翘、瓜蒌实 
  D. 半夏、黄连、瓜蒌实 
  E. 半夏、黄连、瓜蒌皮 
 
14. [单选题]感冒风寒束表证的代表方是
  A. 荆防达表汤 
  B. 葱豉桔梗汤 
  C. 新加香薷饮 
  D. 参苏饮 
  E. 加减葳蕤汤 
 
15.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的行善原则不包括( )
  A. 努力使患者受益 
  B. 关心患者的客观利益和主观利益 
  C. 选择受益最大,伤害最小的行动方案 
  D. 努力预防或减少难以避免的伤害 
  E. 把患者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16. [单选题]巴豆内服的剂量是( )
  A. 0.3~0.6g 
  B. 0.7~0.9g 
  C. 0.1~0.3g 
  D. 0.01~0.03g 
  E. 5~10g 
 
17. [单选题]身大热,大汗出,大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其证候是
  A. 太阳中风证 
  B. 阳明经证 
  C. 阳明腑证 
  D. 少阴热化证 
  E. 厥阴病证 
 
18. [单选题]脑挫裂伤的X线表现( )
  A. 颅内圆形均匀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楚,周围有环形密度减低影,中线移位 
  B. 基底节区可见多发点状低密度影,边缘清晰 
  C. 右额叶低密度区内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中线向左移位 
  D. 脑沟、脑池、脑裂内密度增高影 
  E. 颅板下见梭形高密度影 
 
19. [单选题]肺病及心的五行传变是( )
  A. 母病及子 
  B. 相乘 
  C. 子病犯母 
  D. 相侮 
  E. 相克 
 
20. [单选题]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危险的,依据《刑法》规定应( )
  A. 处二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拘役 
  B.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C. 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 处五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E.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