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针灸学(正高)模拟在线题库(A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13   [手机版]    

正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针灸学(正高)模拟在线题库(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针灸学(正高)模拟在线题库(A3),更多针灸(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可用麻黄治疗的病证有

A. 风寒表实证
B. 风寒表虚证
C. 咳嗽气喘证
D. 风水水肿
E. 风寒痹证


2. [多选题]耳针治疗肘劳常选穴位有

A. 相应敏感点
B. 神门
C. 皮质下
D. 肾上腺
E. 心


3. [多选题]治疗体质肥胖以面颈部为甚,按之松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嗜睡懒言,面唇少华,大便溏薄,小便如常或尿少浮肿,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缓无力者,宜选用的腧穴是

A. 中脘、天枢
B. 大横、曲池
C. 支沟、内庭
D. 上巨虚、阴陵泉
E. 脾俞、足三里


4. [多选题]下列属四逆散加减法的是( )

A.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
B. 腹中痛者,加附子
C. 泄利下重者,加葛根、黄连
D. 心悸者,加桂枝
E.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


5. [多选题]暑湿的诊断要点是( )

A. 发于夏令酷暑湿盛的季节
B. 患者素体虚弱,脾胃受损
C. 患者是否劳倦过度,溽暑冒雨,贪凉饮冷等病史或诱发因素
D. 起病急骤,初起以寒热,身痛为主要表现,进入气分后,以发热,心烦,尿赤等暑热内盛症状突出。
E. 病程中多有黄疸,出血体征,常兼有脘痞,苔腻等湿邪内阻症状


6. [多选题]高热见神昏谵语者,可加( )开窍泄热

A. 水沟
B. 素髎
C. 十宣
D. 膈俞
E. 血海


7. [多选题]针灸治疗麦粒肿的治则是

A. 针灸并用
B. 只针不灸
C. 解毒散结
D. 泻法
E. 祛风清热


8. [多选题]白虎加人参汤证症见时时恶风,背微恶寒的机理是( )

A. 卫表阳虚
B. 表有风寒
C. 气津两伤
D. 汗出肌疏
E. 里有阳虚


9. [多选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及秋季的养生方法是( )

A. 早卧早起
B. 与鸡俱兴
C. 使志无怒
D. 收敛神气
E. 无外其志


10. [多选题]三叉神经痛的眼支,在基本处方上加

A. 丝竹空
B. 三阴交
C. 阳白
D. 内关
E. 太溪


11. [多选题]下列对“谷瘅”描述正确的是( )

A. 黄疸病之一种
B. 有湿热、寒湿之分
C. 湿热多为实
D. 寒湿大多夹虚
E. 治宜清热利湿退黄


12. [多选题]针灸治疗丹毒的基本处方中( )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A. 阿是穴
B. 合谷
C. 委中
D. 血海
E. 曲池


13. [多选题]白头翁汤证的临床表现有

A. 后重
B. 便脓血
C. 腹痛
D. 汗出而喘
E. 渴欲饮水


14. [多选题]阳明病的外证有( )

A. 身热
B. 汗自出
C. 不大便
D. 不恶寒,反恶热
E. 腹胀满


15. [多选题]“寒从中生”病机,主要指的是

A. 寒邪袭表入里
B. 机体阳气虚弱,温煦功能减退
C. 恣食生冷,伤及中阳
D. 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或停滞
E. 阳气虚衰,虚寒内生


16. [多选题]两穴间距离为1寸的穴位是

A. 外关-支沟
B. 关元-气海
C. 中脘-建里
D. 神门-通里
E. 太溪-水泉


17. [多选题]《金匮要略》首篇提出了哪些预防措施( )

A. 未病先防
B. 既病防传
C. 有病早治
D. 节制房室
E. 调适居食


18. [多选题]下列治疗高热的穴位中,属于表里经配穴法的是

A. 血海
B. 外关
C. 尺泽
D. 委中
E. 合谷


19. [多选题]更年期综合征心肾不交的刺灸法是

A. 补法
B. 泻法
C. 补泻兼施法
D. 灸法
E. 平补平泻


20. [多选题]耳穴“神门”可用于治疗

A. 失眠多梦
B. 戒断综合征
C. 癫痫
D. 高血压
E. 神经衰弱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2gl317.html
  • 下一篇:(正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针灸卫生职称正高真题讲解(A3) 其功用是( )肘劳的治则是经络的生理功能是治疗崩漏的基本处方是下列治疗高热的穴位中,甘草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组成治疗哮喘基本处方的腧穴是电针使用密波具有( )作用治疗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可选的头穴线为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