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核医学技术副高职称专业知识在线题库(AI2),更多核医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评价医学诊断效能的方法中,将灵敏度和特异性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的指标是
A. 阳性结果预测值
B. 阴性结果预测值
C. 准确性
D. 假阳性率
E. 假阴性率
2. [单选题]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血池显像最常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
A. 缺血性心肌病
B. 风心病
C. 高心病
D. 冠心病心肌缺血
E. 先心病
3. [单选题]早老性痴呆及血流灌注显像示 ( )
A. 病灶灌注减少或缺失,部分病例对侧小脑半球灌注减低
B. 基底节不对称灌注减低伴大脑各叶灌注减低
C. 间歇期血流灌注减低,发作期病灶处灌注增高
D. 额、顶、颞叶为主的广泛血流灌注减少,表现为“分水岭”征
E. 血流灌注表现各异或减低或局灶性增高,或两者现象并存
4. [单选题]肾移植后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动态显像异常表现为
A. 峰时延长
B. 半排时间延长
C. 肾实质摄取明显减低
D. 皮质放射性滞留
E. 随时间延长肾显像逐渐改善直至正常
5. [单选题]TSH基础值很低,TRH兴奋试验TSH增高,但高峰延迟考虑
A. 正常
B. 下丘脑性甲减
C. 垂体性甲减
D. 原发性甲减
E.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6. [单选题]肾移植术后并发排异反应在肾动态显像中无下列哪种表现 ( )
A. 肾影增大
B. 肾显影较差
C. 放射性持续在肾实质中
D. 放射性持续积聚在增大的肾盂中
E. 膀胱/肾(B/K)比值降低
7. [单选题]放疗后多长时间内,照射野骨放射性浓聚增加
A. 1小时~5天
B. 10~15天
C. 20~30天
D. 45天~3个月
E. 大于6个月
8. [单选题]肝占位病变的直径何种大小才能在肝显像中显示 ( )
A. >0.1cm
B. >0.2cm
C. >0.5cm
D. >1.0cm
E. >2.5~3.0cm
9. [单选题]位于甲状腺滤泡细胞与滤泡基膜之间的细胞称为C细胞或滤泡旁细胞,它分泌什么物质 ( )
A. 甲状腺激素
B. 甲状腺球蛋白
C. 降钙素
D. 甲状旁腺激素
E. TSH
10. [单选题]注射骨显像剂后,一般鼓励患者饮水
A. 100~200ml
B. 200~300ml
C. 300~400ml
D. 500~1000ml
E. 2000~5000ml
11. [单选题]肺通气显像正常,肺灌注显像呈缺损改变,不考虑为
A.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B.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 肺动脉狭窄
D. 大动脉炎
E. 胶原病累及肺动脉
12. [单选题]在体外放射分析中,应用PEG等物质进行化学分离或沉淀分离,该分离法的缺点是
A. 分离需要时间长
B. 分离的试剂成本高
C. 试剂的通用性不强
D. 分离时要求条件高
E. 特异性和分离效果较差
13. [单选题]某患者,超声检查为主动脉瓣狭窄,其瓣开间距约9mm,CW检测其跨瓣血流速度3.6m/s,估测其狭窄程度为
A. 轻度狭窄
B. 中度狭窄
C. 重度狭窄
D. 无法定量
E. 必须测瓣口面积估计
14. [单选题]下列哪项中放射性药物是作为特异性底物
A. 化学吸附
B. 细胞吞噬和胞饮作用
C. 特殊价态物质
D. 代谢性陷入
E. 排泄和清除
15.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运动实验禁忌证
A. 急性心肌梗死
B. 不稳定性心绞痛
C. 心力衰竭
D. 严重高血压
E. 冠心病
16. [单选题]机械梗阻性肾盂积水和非机械梗阻性肾盂积水的鉴别要点,在于前者
A. 利尿试验肾图曲线无下降甚至继续上升
B. 肾脏影像增大
C. 肾图呈持续上升曲线
D. 伴肾功能损害
E. B/K>1
17. [单选题]目前常用的骨骼的显像剂 ( )
A. Tc-EHIDA
B. Tc-MDP
C. Tc-HMPAO
D. Tc-ECD
E. Tc-DTPA
18. [单选题]用计算机采集动态图像时要用小的图像矩阵的主要原因是
A. 小的图像矩阵可节省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B. 小的图像矩阵可避免图像空间分辨率损失
C. 动态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不高
D. 小的图像矩阵处理时间短
E. 小的图像矩阵计数容量高
19. [单选题]体外放射分析中,常用的检测标记物免疫活性检测方法如下:在一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抗体、标记抗原和不同浓度的标准抗原进行反应,制备剂量一反应曲线;在另一组试管中以不同量的标记抗原(与前一组试管所加的标准抗原量相等)代替标准抗原,制备另一剂量一反应曲线,理论上,两条曲线应该表现为
A. 平行
B. 重合
C. 分离
D. 交叉
E. 对称
20. [单选题]骨转移在骨显像中哪种放射性分布更适宜核素治疗
A. 放射性减低区
B. 放射性缺损区
C. 放射性增高区
D. 放射性分布正常区
E. 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