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冲刺密卷单选题正确答案(B5),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_正高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目前对于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包括
A. 免疫学分型
B. 分子生物学分型
C. 细胞遗传学分型
D. 组织学分型
E. 形态学分型
2. [多选题]非特异性酯酶包括
A.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
B. α-乙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
C. α-丁酸萘酚酯酶(α-NBE)染色
D.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AS-DNCE)染色
E. 乙酸AS-D萘酚酯酶(AS-DNAE)染色
3. [多选题]促进内皮细胞释放PAF的物质
A. 胶原
B. 凝血酶
C. TNF
D. PGI2
E. NO
4. [多选题]中性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的免疫因素见于
A. 同种免疫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
B. 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C. 各种自身免疫病
D. 非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E. 异种免疫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
5. [多选题]光镜水平不能诊断的白血病为
A. AMLM1
B. AMLM7
C. AMLM2b
D. AMLM0
E. AMLM5
6. [多选题]1993年Shipp等提出了NHL的国际预后指标,将预后分为四类是
A. 低危
B. 严重
C. 高中危
D. 低中危
E. 高危
7. [多选题]关于NHL的预后叙述正确的是
A. 结外病变两处以上者预后差
B. 肿块最大径大于10cm者预后差
C. 小淋巴细胞型预后较差
D. LDH大于500U/L者预后差
E. 有B组症状者预后较差
8. [多选题]贫血按发病机制分类
A. 红细胞生成减少即造血不良性贫血
B. 红细胞过度破坏即溶血性贫血
C. 失血性贫血
D.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 大细胞性贫血
9. [多选题]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最肯定的方法是
A. 血涂片分类
B. 骨髓穿刺
C. 蛋白电泳
D. 淋巴结活检
E. 尿内证实有本周蛋白
10. [多选题]易栓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
A. AT缺陷
B. PC缺陷
C. APC抵抗
D. PAI-1减少
E. HC-Ⅱ缺陷
11. [多选题]下列不应作为观察骨髓穿刺是否成功的指标有
A. 可见骨髓小粒及脂肪滴
B. 抽出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痛感
C. 骨髓杆状核/分叶核小于外周血杆状核/分叶核
D. 镜下可见骨髓中特有细胞成分
E. 粒/红比值小于2.1
12. [多选题]血小板体积增大可见于( )。
A. 肝素诱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B.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C. 血小板无力症
D. MYH9综合征
E. Wiskott-Aldrich综合征
13. [多选题]关于血友病的筛检试验结果描述正确的有
A. PT延长
B. 涂硅试管法CT在有临床症状时延长
C. TT延长
D. APTT延长
E. ACT延长
14. [多选题]下列论述中哪些项目是错误的
A. 血糖标本放置于冰箱中(4℃)其测定结果将发生正误差
B. 2型糖尿病多见有自发性酮症酸中毒
C. 糖尿病患者体内三大物质(糖、蛋白质、脂类)代谢均出现紊乱
D. 糖尿病病情轻重与血糖升高程度密切相关
E. 糖尿病具有遗传易感性
15. [多选题]关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缺乏
B. 机体产生血小板表面相关IgG
C. 血小板数量减少
D. 血小板聚集活性减低
E.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增高
16. [多选题]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的目的和作用是( )。
A. 识别实验室间差异,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
B. 识别问题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C. 实验室质量的客观证据,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外部监督工具
D. 可以帮助参与实验室提高质量、改进工作、减少差错
E. 改进分析能力和实验方法
17. [多选题]下列显示骨髓稀释的选项是
A.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
B. 未见骨髓小粒及脂肪滴
C. 含有大量幼稚细胞,骨髓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比值大于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分叶核粒细胞的比值。
D. 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细胞等骨髓特有细胞
E. 涂片中以成熟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
18. [多选题]有关红细胞内酶缺陷的检验包括
A. 血红蛋白H包涵体生成试验
B. 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
C.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D.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E. 蛇毒因子溶血实验
19. [多选题]关于CLL正确的是
A. 可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 有时Coombs试验(+)
C. 其形态与正常小淋巴细胞不易区别
D. 少数表达T淋巴细胞抗原
E. 以上都对
20. [多选题]下述哪几个疾病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A.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C. 急性非白血病性白血病
D. 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 恶性组织细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