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出的部位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2-12-27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出的部位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出的部位是

A. 胸背部
B. 头面部
C. 肘膝关节以下
D. 肘膝关节以上
E. 四肢末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呃逆属元气衰败,胃气将绝时,其特征是( )

A. 呃逆声高,气涌有力,连续发作
B. 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
C. 呃逆断续不继,呃声低微,气不得续,饮食难进
D. 呃声沉缓有力,得寒则甚,得热则减
E. 一时气逆而发的呃逆

正确答案 :C

解析:出现在急、慢性疾病中——病情多较重,如见于重病后期——正气甚虚,呃逆不止,呃声低微,气不得续,饮食不进,脉沉细伏者,提示胃气将绝,元气欲脱之危候。


[单选题]属于横指同身寸法量取规定的是( )

A. 中指中节横纹
B. 食指中节横纹
C. 无名指中节横纹
D. 小指中节横纹
E. 小指末节横纹

正确答案 :A

解析:中指中节横纹属于横指同身寸法量,即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水平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疖病临床特点的是

A. 可发生于身体各处
B. 此愈彼起,日久不愈,反复发作
C. 好发于项后发际部、背部
D. 多发于儿童头部
E. 好发于消渴患者

正确答案 :D

解析:疖病的临床特点: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也可在身体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


[单选题]患儿,5岁,反复外感,恶风、恶寒,面色少华,四肢不温,多汗易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红。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

A. 玉屏风散
B. 黄芪桂枝五物汤
C. 桂枝汤
D. 理中丸
E. 人参五味子汤

正确答案 :B

解析:反复呼吸道感染之营卫失调证 证候:反复外感,恶风、恶寒,面色少华,四肢不温,多汗易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红。治法: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代表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


[单选题]下列有关情志相胜关系的选项中,其错误的是

A. 惊胜怒
B. 恐胜喜
C. 怒胜思
D. 喜胜忧
E. 思胜恐

正确答案 :A

解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单选题]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两证的鉴别要点是

A. 阳气损伤程度的轻重
B. 阴津损伤程度的轻重
C. 气血损伤程度的轻重
D. 外感邪毒的轻重
E. 津气损伤程度的轻重

正确答案 :E

解析: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均为热盛伤津,鉴别要点在于津气损伤程度的轻重。白虎汤证为里实热证,症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白虎加人参汤证为阳明病热证兼气阴两伤证,症见发热、舌上燥而口渴甚,伴见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单选题]患者男,34岁。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治疗本病首选的方剂是

A. 泻白散
B. 十灰散
C. 茜根散
D. 归脾汤
E. 黄土汤

正确答案 :D

解析:根据患者病史以及症状体征,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是为心脾两虚之证,治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阳虚证的是

A. 夜尿频数
B. 尿清而长
C. 尿急而痛
D. 多尿遗尿
E. 尿少浮肿

正确答案 :C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2nlx1e.html
  • 下一篇:下列选项中,具有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功能的是 循行具有“离、合、出、入”特点的是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膀胱癌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患儿,气息微弱,反应极差,离:从四肢部分(多在肘膝以上)离出。入:进入体腔脏腑深部。出:浅出体表(多在颈项部)而上头部。合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