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神经内科医学职称正高全套模拟试题(X8),更多神经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心能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是指心的功能中的( )
  A. 主神志 
  B. 主血脉 
  C. 在体合脉 
  D. 其华在面 
  E. 在窍为舌 
 
2. [单选题]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 )
  A. 冲脉与任脉 
  B. 足阳明与足少阴 
  C. 阴维脉与阳维脉 
  D. 阴蹻脉与阳蹻脉 
  E. 手太阳与手少阴 
 
3. [多选题]散发性朊蛋白病的临床表现有( )
  A. 肌阵挛性癫痫 
  B. 视觉障碍 
  C. MRI轴位DW显示双侧丘脑呈“曲棍球棒”改变 
  D. MRI轴位DW显示皮质“缎带征” 
  E. 脑电图出现周期性三相波 
 
4. [多选题]急性脊髓炎与脊髓肿瘤相鉴别在于前者表现为
  A. 瘫痪呈进行性加重 
  B. 感觉障碍两侧不对称 
  C. 尿便障碍明显 
  D. 腰穿显示椎管无梗阻 
  E. 脑脊液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 
 
5. [单选题]足少阳胆经穴中善治乳痈、瘰疬的穴是( )
  A. 环跳 
  B. 肩井 
  C. 悬钟 
  D. 足窍阴 
  E. 风池 
 
6. [多选题]经络学说的产生与下列医疗实践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熨法 
  B. 针灸 
  C. 气功 
  D. 推拿 
  E. 敷药 
 
7. [多选题]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原则为( )
  A. 口唇或生殖道疱疹病史 
  B. 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早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体征 
  C. 脑电图额颞区为主弥漫性异常 
  D. 颅脑CT或MRI检查无占位病变征象 
  E. 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 
 
8. [多选题]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麻黄、桂枝 
  B. 细辛、干姜 
  C. 芍药、炙甘草 
  D. 生姜 
  E. 半夏、五味子 
 
9. [多选题]下列属于副肿瘤综合征的有( )
  A. 亚急性运动神经元病 
  B. 弥漫性灰质脑病 
  C.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 
  D. 副肿瘤性斜视性眼阵挛 
  E. Lambert-Eaton肌无力样综合征 
 
10. [多选题]有关味觉的神经支配错误的是
  A. 舌前2/3味觉由面神经支配 
  B. 舌后1/3味觉由三叉神经支配 
  C. 舌前2/3味觉由三叉神经支配 
  D. 舌后1/3味觉由舌咽神经支配 
  E. 舌后1/3味觉由舌下神经支配 
 
11. [多选题]癫痫病人作脑电图检查可以
  A. 明确病因 
  B. 制定治疗方案 
  C. 支持临床诊断,但不能否定临床诊断 
  D. 区别癫痫类型 
  E. 下次发作何时到来 
 
12. [多选题]CT检查结果显示灰黑色低密度影见于
  A. 出血 
  B. 钙化 
  C. 囊肿 
  D. 水肿 
  E. 坏死 
 
13. [多选题]Shy-Drager综合征可有下列哪些临床表现
  A.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B. 锥体束征 
  C. 肌肉萎缩 
  D. 小脑性共济失调 
  E. 帕金森综合征 
 
14.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外感腰痛致病病邪的是( )
  A. 风 
  B. 寒 
  C. 湿 
  D. 热 
  E. 燥 
 
15. [多选题]前庭性眼震
  A. 向快相方向凝视幅度增大 
  B. 中枢性病变可伴锥体束征或脑神经异常 
  C. 周围性病变可伴听力丧失或耳鸣 
  D. 周围性眼震为双向性、纯水平性或旋转性 
  E. 中枢性眼震可为单向性、水平性 
 
16. [多选题]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临床特征是
  A. 伸肌无力较屈肌显著 
  B. 下肢腱反射亢进 
  C. 多在40岁以后发病,男性居多 
  D. 上肢腱反射减弱 
  E. 首发症状常为手指运动不灵活和力弱 
 
17. [多选题]外侧裂周围性失语综合征包括
  A. 传导性失语 
  B. Wernicke失语 
  C. 完全性失语 
  D. 命名性失语 
  E. Broca失语 
 
18. [多选题]止带方的药物组成有( )
  A. 茯苓、猪苓 
  B. 车前子、泽泻 
  C. 茵陈、黄柏、栀子 
  D. 丹皮、赤芍、牛膝 
  E. 生地、黄芩、木通 
 
19. [多选题]肌肉假肥大可见
  A. 肌张力降低 
  B. 肌张力增高 
  C. 外观肥大,触之坚硬 
  D. 肌力弱 
  E. 常见于腓肠肌和三角肌 
 
20. [多选题]脊髓半横断时
  A. 对侧损伤平面下1-2节段以下出现痛、温感觉丧失 
  B. 同侧损伤平面下1-2节段以下出现痛、温感觉丧失 
  C. 损伤面以下同侧肢体硬瘫 
  D. 损伤面以下对侧胶体硬瘫 
  E. 损伤面以下同侧本体感觉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