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内科正高医学高级职称2024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X1),更多口腔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内科正高医学高级职称2024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X1),更多口腔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严重肝病患者出血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
  A. 血小板减少 
  B. 肝素生成减少或灭活障碍 
  C. 容易并发DIC 
  D. 纤溶物质清除能力下降 
  E. 凝血因子合成严重减少 
 
2. [多选题]可使血清尿素氮升高,但肌酐不升高的有
  A.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前性少尿 
  B. 上消化道出血 
  C. 严重创伤 
  D. 高蛋白饮食 
  E. 甲状腺功能亢进 
 
3. [单选题]与泄泻发病密切相关的内因为( )
  A. 肾阳虚衰 
  B. 脾胃虚弱 
  C. 肝脾不和 
  D. 脾肾阳虚 
  E. 心肾不交 
 
4. [多选题]心的生理功能是( )
  A. 宣散卫气 
  B. 推动血行 
  C. 主神志 
  D. 开泄汗液 
  E. 主全身之气 
 
5. [多选题]三叉神经痛特点有
  A. 骤然发生闪电式的极为剧烈的疼痛 
  B. 疼痛可自发,也可由极轻微的刺激引起 
  C. 疼痛发作一般持续数秒至1~2分钟不等 
  D. 疼痛发作有间隙期 
  E. 疼痛呈周期性发作 
 
6. [单选题]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7. [多选题]尿胆红素试验阳性的疾病有
  A. 肝硬化 
  B. 梗阻性黄疸 
  C. 胆石症 
  D. 胰头癌 
  E. Rotor综合征 
 
8. [单选题]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是( )
  A. 原穴 
  B. 郄穴 
  C. 八会穴 
  D. 募穴 
  E. 腧穴 
 
9. [多选题]病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A. 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医嘱更改的理由 
  B. 医师讨论分析意见 
  C. 重要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D. 上级医生的查房意见和会诊意见 
  E. 所采用的诊疗措施及效果 
 
10. [单选题]治疗瘀血停胃型胃痛的主方是( )
  A. 柴胡疏肝散 
  B. 益胃汤 
  C. 黄芪建中汤 
  D. 保和丸 
  E. 失笑散 
 
11. [多选题]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 P波形态正常,P波方向在Ⅱ、aVF直立,aVR倒置 
  B. P-P频率40~150/min常为60~100/min 
  C. 同导联P-P差额<0.16s或0.12s 
  D. P-R间期<0.12s 
  E. P-P频率60~100/min 
 
12. [单选题]旋覆花配伍赭石同用,可增强( )
  A. 消痰行水之功 
  B. 凉血止血之功 
  C. 平肝潜阳之功 
  D. 重镇安神之功 
  E. 降逆下气之功 
 
13. [多选题]需要做间隙保持器是下列哪些情况
  A. 第一恒磨牙早失 
  B. 恒前牙早失 
  C. 乳尖牙早失 
  D. 乳磨牙早失 
  E. 乳牙接近脱落时拔除时 
 
14. [多选题]残髓炎的临床表现有
  A. 自发性钝痛 
  B. 夜间痛 
  C. 阵发性隐痛 
  D. 温度刺激痛 
  E. 放散性痛 
 
15. [多选题]白斑易恶变的类型包括
  A. 斑块状 
  B. 颗粒型 
  C. 溃疡型 
  D. 糜烂型 
  E. 疣状 
 
16. [多选题]装下半盒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A. 正确选择型盒的大小 
  B. 包埋时防止产生倒凹 
  C. 石膏的包埋与暴露要合理 
  D. 包埋石膏应避免出现高耸的陡坡 
  E. 孤立基牙的处理 
 
17. [多选题]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质、舌苔有( )
  A. 淡白舌 
  B. 黄苔 
  C. 灰黑苔 
  D. 红绛舌 
  E. 青紫舌 
 
18. [多选题]诊断阴道加德纳菌感染指标的是
  A. 阴道杆菌增多 
  B. 阴道分泌物pH增高 
  C. 阴道球菌减少 
  D. 氨臭味试验阳性 
  E. 线索细胞 
 
19. [多选题]下列有关牙齿萌出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牙萌出的时间是指出龈的时间 
  B. 牙萌出的时间是指牙达到咬合接触的时间 
  C. 下颌牙的萌出略早于上颌同名牙 
  D. 男性萌出的平均年龄早于女性 
  E. 左右对称同期萌出 
 
20. [单选题]患者时常失眠,急躁易怒,头晕目眩,胸闷胁痛,口干口苦。应辨证为( )
  A. 心脾两虚 
  B. 阴虚火旺 
  C. 痰热扰心 
  D. 心虚胆怯 
  E. 肝火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