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副高卫生职称历年真题试卷(S3),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副高卫生职称历年真题试卷(S3),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的顺天守时养生法则是( )
  A. 春秋养阴 
  B. 秋冬养阴 
  C. 春夏养阳 
  D. 冬夏养阳 
  E. 春夏养阴 
 
2. [单选题]治疗输血发热反应,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口服乙酰水杨酸 
  B. 肌内注射异丙嗪 
  C. 减慢输血速度 
  D. 严重者停输血 
  E. 静脉注射氯化钙 
 
3. [单选题]薛氏五叶芦根汤中五叶的组成中除了藿香叶、佩兰叶、鲜荷叶,还有
  A. 苏叶、桑叶 
  B. 竹叶、桑叶 
  C. 枇杷叶、竹叶 
  D. 枇杷叶、薄荷叶 
  E. 薄荷叶、橘叶 
 
4. [单选题]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A. 肉痿 
  B. 骨痿 
  C. 脉痿 
  D. 筋痿 
  E. 痿躄 
 
5. [多选题]Ⅱ期内痔应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A. 直肠息肉 
  B. 过度肥大肛乳头 
  C. 直肠癌 
  D. 直肠脱垂 
 
6. [单选题]《脉要精微论》“五色精微象见”是指
  A. 五色是精气的外在表现 
  B. 五色的变化精细微妙 
  C. 五色含蓄不露 
  D. 五色藏真外泄,精气枯竭的表现 
  E. 以上均不是 
 
7. [单选题]化湿药入煎剂应
  A. 先煎 
  B. 另煎 
  C. 煎汤代水 
  D. 不宜久煎 
  E. 久煎 
 
8. [单选题]下述选项一般不见微热的是
  A. 气虚 
  B. 胃肠实热 
  C. 气阴两虚 
  D. 阴虚 
  E. 情志抑郁 
 
9. [单选题]《素问·调经论》所言的“阳虚则外寒”,其所致的证候是
  A. 外感表阳虚证 
  B. 内伤里阳虚证 
  C. 外感表寒实证 
  D. 内伤里寒实证 
  E. 以上均不是 
 
10. [单选题]芦根具有的功效是:
  A. 除烦、止呕、利尿 
  B. 除烦、止泻、利尿 
  C. 泻火、止泻、利尿 
  D. 泻火、止汗、生津 
  E. 清热、燥湿、止呕 
 
11. [单选题]女,54岁。大便带脓血13d,有里急后重感。治疗方案应是:
  A. 口服缓泻药物 
  B. PP粉1:5000坐浴 
  C. 口服止血药物 
  D. 手术治疗 
  E. 理疗 
 
12.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烦劳则张”是指
  A. 烦劳则阳气亢越 
  B. 烦劳则皮肤松弛 
  C. 烦劳则阳气外泄 
  D. 烦劳则四肢懈堕 
  E. 烦劳则精神紧张 
 
13. [单选题]男,58岁,便暗红色血便一周,直肠指诊距肛门4cm处3×3cm肿块,病理报告为直肠腺癌,应选择哪种手术方式
  A.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 
  B.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切除术 
  C. 拉下式直肠癌切除术 
  D. 保留肛门,直肠癌根治切除术 
  E. 姑息性切除,乙状结肠造口 
 
14. [单选题]当机体体温与调定点水平一致时
  A.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B. 产热降低,散热加强 
  C. 产热加强,散热降低 
  D. 产热和散热都降低 
  E. 产热和散热都加强 
 
15. [单选题]《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胀腹大"者,病所属的是
  A. 热 
  B. 火 
  C. 寒 
  D. 脾 
  E. 肾 
 
16. [多选题]阿胶的适应证是
  A. 血虚诸证 
  B. 热病伤阴之心烦失眠 
  C. 出血证 
  D. 阴虚风动 
  E. 肺阴虚燥咳 
 
17. [单选题]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
  A. 洪 
  B. 数 
  C. 细 
  D. 大 
  E. 弱 
 
18. [单选题]对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B. 腋窝温>直肠温>口腔温 
  C. 女性排卵期后基础体温略高 
  D. 一昼夜中下午1~6时最高 
  E. 剧烈运动或精神紧张时有所升高 
 
19. [单选题]肛门灼热疼痛,肛窦火欣红,乳头红肿,伴心烦口苦,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选
  A. 凉血地黄汤 
  B. 玉女煎 
  C. 止痛如神汤 
  D. 龙胆泻肝汤 
  E. 萆薢渗湿汤 
 
20. [单选题]大头瘟多发生于
  A. 冬季 
  B. 夏季 
  C. 春季 
  D. 冬春季 
  E. 夏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