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急救护理正高医学职称全真考试试题(T1),更多急救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急救护理正高医学职称全真考试试题(T1),更多急救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复苏后的监测包括以下哪些 ( )
  A. 维持酸碱平衡 
  B. 脏器功能的监测 
  C.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D. 防止继发感染 
  E. 尽快恢复脑部温度 
 
2. [多选题]急诊科设置应 ( )
  A. 位于医院的一侧或前部 
  B. 标志醒目 
  C. 有独立的进出口、门口方便车辆出入、门厅宽敞 
  D. 分诊室设立在急诊科门厅入口处 
  E. 抢救室设在靠近急诊科进门处 
 
3. [多选题]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因素有
  A. 全身性慢性疾病 
  B. 维生素A、B、C缺乏 
  C. 蛋白质缺乏 
  D. 损伤后应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E. 接受放疗或化疗 
 
4. [多选题]电击伤局部损伤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创面焦黄或灰白色 
  B. 创面可见大小不等的水泡 
  C. 低压电损伤创面与健康皮肤分界清楚 
  D. 体表伤口越大,深部组织损伤也往往越重 
  E. 严重的电击伤可发生肌肉甚至骨骼炭化 
 
5. [多选题]应用呼吸机应注意
  A. 注意吸入气湿化 
  B. 气管切开的护理 
  C. 吸氧浓度及流量调节 
  D. 脑复苏 
  E. 防治肾功能衰竭 
 
6. [多选题]强酸、强碱中毒时防治肺水肿措施为( )
  A. 控制输液量 
  B. 应用激素 
  C. 应用呋塞米 
  D. 吸氧 
  E. 必要时气管切开 
 
7. [多选题]下列患者症状属于现场急救的是( )
  A. 急腹症 
  B. 窒息 
  C. 休克 
  D. 骨折 
  E. 急性心肌梗死 
 
8. [多选题]毒物分析提供的可疑物质包括( )
  A. 剩余食物 
  B. 血型 
  C. 尿液 
  D. 大便 
  E. 胃内容物 
 
9. [多选题]骨盆骨折的并发症有
  A. 腹膜后血肿 
  B. 泌尿道感染 
  C. 神经损伤 
  D. 肺部感染 
  E. 直肠损伤 
 
10. [多选题]低血糖的诊断要点包括 ( )
  A. 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 
  B.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C. 脱水表现 
  D. 立即给予葡萄糖后可以消除症状 
  E. 血糖<2.8mmol/L 
 
11. [多选题]治疗烧伤毒血症的病人,医务人员应注意( )
  A. 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 
  B. 正确处理伤口 
  C. 合理应用抗生素 
  D.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 
  E. 防止创面加深、感染 
 
12. [多选题]抢救急性肝衰竭时,下列措施属于支持治疗的是( )
  A. 氧疗 
  B. 输入新鲜血液 
  C. 应用多巴胺进行循环支持 
  D. 应用促肝细胞生长因子 
  E. 常规补充维生素K 
 
13. [多选题]颅内血肿主要临床表现为 ( )
  A. 意识改变 
  B. 瞳孔改变 
  C. 偏瘫 
  D. 生命体征改变 
  E. 多伴有颅骨骨折 
 
14. [多选题]运用漂浮导管可以监测患者以下哪些指标( )
  A. 肺小动脉楔嵌压 
  B. 左室压 
  C. 右室压 
  D. 右房压 
  E. 心排血量 
 
15. [多选题]当接到急救电话后,急救中心救护人员应询问的情况( )
  A. 姓名 
  B. 病情伤情 
  C. 详细受伤经过 
  D. 所处方位 
  E. 电话号码 
 
16. [多选题]协助患者排痰的护理措施为( )
  A. 指导有效咳嗽 
  B. 拍背与胸壁震荡 
  C. 湿化呼吸道 
  D. 体位引流 
  E. 机械吸痰 
 
17. [多选题]重症中暑患者常发生的并发症有( )
  A. 肝脏损伤 
  B. 肺炎 
  C. 褥疮 
  D. 脑水肿 
  E. DIC 
 
18. [多选题]急诊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特点是 ( )
  A. 恐惧感 
  B. 归属感 
  C. 陌生感 
  D. 无助感 
  E. 优先感 
 
19. [多选题]开放性气胸治疗原则包括
  A. 用敷料迅速封闭伤口 
  B. 胸穿排气压 
  C. 清创缝合、补液 
  D. 脉搏80/min,血压120/70mmHg 
  E. 开胸探查 
 
20. [多选题]烧伤的现场急救原则( )
  A.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B. 使创面不受污染 
  C. 消除致病原因 
  D. 大量使用抗生素 
  E. 防止进一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