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妇产科护理学中级卫生技术历年真题(U8),更多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产前检查时,脐上1横指触及孕妇子宫底,此时妊娠
A. 5个月末
B. 6个月末
C. 7个月末
D. 8个月末
E. 9个月末
2. [单选题]围产期
A. 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
B. 出生脐带结扎到满7天
C. 出生脐带结扎到满28天
D. 妊娠28周至出生后28天
E. 出生脐带结扎到满30天
3. [单选题]急性肠梗阻,大量呕吐,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A. 低渗性脱水
B. 等渗性脱水
C. 高渗性脱水
D. 水过多
E. 原发性脱水
4. [单选题]淋病的潜伏期为
A. 24小时
B. 2天
C. 5天
D. 8天
E. 12天
5. [单选题]护理服务质量控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A. 建立完整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
B. 强调综合、系统地控制,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C. 质量控制应标准化、数据化
D. 控制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E. 以上都是
6. [单选题]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外阴阴道可见
A. 白色膜状物
B. 小阴唇及阴道粘连
C. 黄色水样分泌物
D. 散在红色斑点
E. 边缘有不规则凸起的溃疡
7. [单选题]关于妊娠期间补充维生素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能预防孕妇皮肤过分干燥和乳头皲裂
B. 维生素A对胎儿机体抵抗力有促进作用
C. 维生素B能预防孕妇阴道上皮细胞角化
D. 维生素D对胎儿骨、牙齿的正常发育有促进作用
E. 维生素E能促进造血系统的健全
8. [单选题]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指
A. 早期诊断
B. 早期预防
C. 发病前的预防
D. 脑卒中发生后积极治疗
E. 预防复发
9. [单选题]关于髂嵴间径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孕妇取截石位
B. 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
C. 正常值是25~28cm
D. 通过测量值可间接推算出骨盆出口的横径
E. 是骨盆径线中最短的一个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成人普通感冒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B. 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咽干、喉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一般肺部无干、湿性啰音
C. 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患者可有高热、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常有黄色点状渗出物
D. 感冒患者如出现耳痛、耳鸣、听力减退、外耳道流脓等常提示并发中耳炎
E. 受凉、淋浴、过度疲劳常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
11. [单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了防止术后感染,术前应给病人使用广谱抗生素,力图达到"绝对无菌"
B. 去污染是指人为地将外来致病菌部分或全部去除的方法
C. 选择性去污染是采用窄谱抗生素,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类细菌
D. 选择性去污染治疗对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剂的病人疗效不佳
E. 全部去污染的术后感染率低于选择性去污染
12.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评价营养不良的指标
A. 体重下降超过10%
B. 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
C. 血浆转铁蛋白小于200mmol/L
D. 血糖高于160mg/dl
E. 握力明显减弱
13. [单选题]"系统的功能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大于个体的功效之和"描述的是系统的
A. 整体性
B. 目的性
C. 相关性
D. 层次性
E. 环境适应性
14. [单选题]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规划,应首先
A. 评估目标人群的健康需求
B. 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C. 提出干预措施
D. 制订总目标
E. 制订评价方案
15. [单选题]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采用碳酸氢钠溶液阴道灌洗时,适合的配制浓度为
A. 4%
B. 5%
C. 6%
D. 7%
E. 8%
16. [单选题]枕右前位
A. 胎头在耻骨上方,胎心位于脐左下方
B. 胎头位于宫底处,胎心位于脐右上方
C. 胎头在下方,胎心位于脐右下方
D. 胎头在脐左侧,胎心靠近脐下方
E. 胎头在上方,胎心位于脐左上方
17. [单选题]患者,男性,56岁。发作性心前区压迫性疼痛1年余,均于活动中发生。近几个月来每天发作3~4次,活动受限,休息时也有发作,持续20分钟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B. 变异型心绞痛
C.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D. 不稳定型心绞痛
E. 心脏神经官能症
18. [单选题]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术后必然会发生排斥反应,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三类:超急性、急性和慢性排斥。上述分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单纯时间上的概念
B. 包含不同发生机制
C. 临床差异
D. 病理组织学差异
E. 并非单纯时间上的概念
19. [单选题]( )是激励机制的源头
A. 明确动机
B. 洞察需要
C. 满足需要
D. 满足未满足的需要
E. 分析需要
20. [单选题]按场所分类,不属于健康教育研究领域范畴的是( )
A. 学校健康教育
B. 社区健康教育
C. 医院健康教育
D. 环境保护健康教育
E.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