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资格初级考试宝典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医学卫生初级资格在线题库专项练习(U6),更多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中心点在两肋弓最下缘联线中点右侧约3cm处的器官是
A. 胰
B. 胃
C. 阑尾
D. 十二指肠球部
E. 十二指肠降部
2. [单选题]关于膀胱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分泌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
B. 平均容量1500ml左右
C. 老年人由于膀胱肌张力减低,容量减少
D. 一般女性膀胱容量较男性为大
E. 膀胱三角内缺少黏膜下层
3. [单选题]人工心脏起搏器属于
A. 电兴奋疗法
B.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C. 干扰电疗法
D.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E. 间动电疗法
4. [单选题]复合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物理治疗不包括
A. 早期主动运动
B. 早期被动运动
C. 早期消炎镇痛治疗
D. 后期改善末梢循环
E. 后期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5. [单选题]马尾综合征是指
A. 暂时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马尾神经生理功能丧失
B. 椎管内腰骶神经根损伤
C. 脊髓前部损伤
D. 脊髓后部损伤
E. 血管损伤时脊髓中央先开始损伤,再向外周扩散
6. [单选题]严重感染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白细胞总数常增加
B. 中性粒细胞出现左移及毒性病变
C. 淋巴细胞总数常增加
D. 嗜酸性细胞常轻度增加
E. 白细胞总数可不升高
7. [单选题]超声波对人体的生物物理效应中最基本的作用是
A. 声波作用
B. 机械作用
C. 摩擦作用
D. 电磁作用
E. 磁电作用
8. [单选题]属于低频电治疗疾病的方法是
A. 电睡眠疗法
B. 音乐电疗法
C. 干扰电疗法
D. 超短波电疗法
E. 共鸣火花疗法
9. [单选题]一旦患者情况许可,最好在坐位姿势下训练,原因错误的是
A. 在坐姿下与患者面对面,有利于沟通
B. 在坐姿下有机会改善躯干平衡,获得躯干运动的控制
C. 在坐姿下向前、后、左、右移动,有利于诱发平衡反应
D. 在坐姿下鼓励健侧倾斜训练负重,避免因代偿出现患侧倾斜
E. 在引导躯干动作时,可借以诱发、促进无法自主控制的患者手臂动作
10. [单选题]由于机体的防卫功能减弱,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引起自身感染
A. 大面积烧伤,导致正常菌群的自身感染
B. 耐药性葡萄球菌繁殖成优势菌而发生腹泻
C. 艰难梭菌在结肠内大量繁殖,导致假膜性肠炎
D. 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起肠道、肛门或阴道感染
E. 大肠埃希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可引起腹膜炎、泌尿道感染
11. [单选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多种原因综合参与发病,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病理生理核心为
A. 心肌耗氧和供氧失平衡
B. 心肌供血相对不足(心绞痛)
C. 心肌供血绝对不足(心肌梗死)
D. 血栓在斑块基础上形成,导致血管狭窄、闭塞
E. 血脂增高和血管壁损伤使冠状动脉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12. [单选题]一般来说,脑卒中偏瘫患者首先出现的肢体功能为
A. 上肢功能
B. 上下肢功能
C. 下肢功能
D. 手功能
E. 日常生活活动动作
13. [单选题]复述障碍的失语症类型不包括下列哪项
A. Broca失语
B. 完全性失语
C. Wernicke失语
D. 纯词聋
E. 命名性失语
14. [单选题]患者RPE7级提示
A. 轻微用力
B. 轻度用力
C. 中度用力
D. 明显用力
E. 极度用力
15. [单选题]关于运动单位电位变化的非病理性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平均振幅不受年龄影响
B. 平均时限通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C. 肌肉内温度较低时平均时限延长
D. 肌肉内温度降低时平均时限缩短
E. 振幅随着记录电极与激活的肌纤维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16. [单选题]判断是否贫血,应该看以下何项指标
A. 红细胞沉降率
B. Hct和RDW
C. RBC、Hb
D. RBC、WBC和BPC
E. 网织红细胞数和Hb
17. [单选题]下列有关认知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A. 1950年由Thorne创始
B.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倾听、指导、解释、鼓励和安慰等
C. 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行为技术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
D. 是医生用治疗性语言(劝导、启发、鼓励等)帮助患者表述自己的情感和认知问题、改善心境、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身心康复的过程
E. 利用催眠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18. [单选题]属于高频电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
A. 电睡眠疗法
B. 音乐电疗法
C. 干扰电疗法
D. 超刺激电疗法
E. 共鸣火花疗法
19. [单选题]儿童几岁时脑重量已经接近成人
A. 6个月时
B. 2岁时
C. 3岁时
D. 5岁时
E. 8岁时
20. [单选题]肺气肿
A. 右心室前负荷加重
B. 右心室后负荷加重
C. 左心室前负荷加重
D. 左心室后负荷加重
E. 两心室前负荷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