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精选在线题库(M8),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_正高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导致室间质量评价失败的原因有
A. 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及有效维护
B. 室内质控失控
C. 试剂质量不稳定
D. 上报的检测结果抄写错误
E. 室间质评样品保存不当
2. [多选题]质谱仪的组成包括
A. 进样系统
B. 离子源
C. 分析柱
D. 真空系统与质量分析器
E. 检测器
3. [多选题]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应设置分隔开的工作区域有
A. 标本制备区
B. 试剂贮存和准备区
C. 扩增区
D. 扩增产物分析区
E. 清洁区
4. [多选题]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均可用于血清和尿液中总钙的测定,下列哪些方法是临床总钙测定的常用方法
A. 离子选择电极法
B. 邻甲酚酞络合酮法
C. 甲基麝香草酚蓝法
D. 火焰分光光度法
E. 偶氮胂Ⅲ法
5. [多选题]正常尿,沉渣镜检可见(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细胞管型
D. 透明管型
E. 结晶
6.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A. 高LDL-C
B. 高TC
C. 高载脂蛋白A(Apo A)
D. 低HDL-C
E. 低脂蛋白(a)[Lp(a)]
7. [多选题]标本送检时间超过30分钟,可能引起下列哪些指标发生显著变化
A. 血气
B. 血浆氨
C. 血浆乳酸
D. 凝血酶原时间
E. 白细胞计数
8. [多选题]整理资料的目的是
A. 为了分组
B. 使资料条理化
C. 检查核对资料
D. 便于统计分析
E. 使资料系统化
9. [多选题]实验室管理层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审的目的包括
A. 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
B. 确保其持续的充分性
C. 确保其持续的有效性
D. 对患者医疗的支持
E. 实验室在评比中能取得好成绩
10. [多选题]有关糖化血清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糖化血清蛋白的测定可代替糖化血红蛋白
B. 90%以上的糖化血清蛋白是糖化白蛋白
C. 受血浆总蛋白浓度的影响
D. 控制糖尿病后,其下降比血糖和尿糖晚6~8周
E. 在反映血糖控制效果上比糖化血红蛋白更敏感、更及时
11. [多选题]全血细胞减少可见于( )
A. 脾功能亢进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阵发性睡眠眠性血红蛋白尿
D. 恶性组织细胞病
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2. [多选题]等吸收点双波长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A.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和为定值
B.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差为定值
C. 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D. 干扰物质和被测物质有等吸收点
E.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差与待测物浓度呈正比
13. [多选题]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核酸浓度进行定量测定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 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0nm
B. A260为1的光密度大约相当于50μg/L的双链DNA
C. 若DNA样品中含有盐,会使A260读数偏低
D.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适用于测定浓度小于0.25μg/ml的核酸溶液
E.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适用于测定浓度大于0.25μg/ml的核酸溶液
14. [多选题]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正确的是
A. 是由EB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
B. 本病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
C. 骨髓无特异性改变
D. 病人血清中存在嗜异抗体
E. 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幼淋巴细胞
15. [多选题]关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值(绝对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之差的绝对值成反比
B. 与标准误成反比
C. t值越大,P值越小
D. t值越大,P值越大
E. 当自由度较小时,对应相同的P值,t值小于u值
16. [多选题]凡遇下列哪些情况应行骨髓检查( )
A. 不明原因发热,有恶病质
B. 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C. 血涂片中有幼稚细胞或可疑细胞
D. 血细胞原因不明减少或增多时
E. 血友病
17. [多选题]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物质有
A. 胆红素
B. 胆汁酸
C. 醛固酮
D. 皮质醇
E. 睾酮
18. [多选题]质谱仪的组成包括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等。其核心部件包括
A. 进样系统
B. 离子源
C. 色谱柱
D. 质量分析器
E. 检测器
19. [多选题]每种酶的分类编号由4位数字组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编号中的第1个数字表示该酶属于6大类中的哪一类
B. 第2个数字表示该酶属于哪一亚类
C. 第2个数字表示该酶的底物类型
D. 第3个数字表示亚一亚类
E. 第4个数字是该酶在亚一亚类中的排序
20. [多选题]以下关于PCR室内质量控制说法正确的是
A. 定性检测项目,每次试验应设置阴性、弱阳性和(或)阳性质控物
B. 定量检测项目,每次试验应设置阴性、弱阳性和阳性质控物
C. 每次检测固定放置于标准品之后
D. 每天多次扩增同一项目时,仅需第一次检测
E. 当无外部质控品时可采用试剂盒自带的阴性、阳性对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