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考试试题强化练习(G3),更多心电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考试试题强化练习(G3),更多心电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的特点是
  A. 心房激动顺序与窦性P波不同 
  B. 心房超速起搏能终止心动过速 
  C. 发作不依赖于房内传导阻滞 
  D. 心动过速的第一个P波与随后的P波形态一致 
  E. 心房程序刺激通常不能诱发心动过速 
 
2. [单选题]患者女性,46岁,胸闷、胸痛2月余,无明显诱因。相关心血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运动试验检查过程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约1~4次/分,未见ST-T异常改变。运动试验结果应判断为
  A. 阴性 
  B. 阳性 
  C. 不能评价 
  D. 可疑阳性 
  E. 假阴性 
 
3. [单选题]有关起搏器感知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通过改变A波和V波的灵敏度值,可改变起搏器的感知功能 
  B. 感知过度时,心电图上出现短于起搏间期的间歇 
  C. 调高感知灵敏度值(降低灵敏度),可消除感知过度现象 
  D. 调低感知灵敏度值(提高灵敏度),可消除感知不良现象 
  E. 感知T波,可通过调高感知灵敏度值来解决 
 
4. [单选题]关于窦性心动过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成年人心率<60次/分 
  B. 可见于健康人 
  C. 心率<55次/分时提示窦房结功能不全 
  D. 常见于运动员或长期体育锻炼者 
  E. 常见于正常成年人夜间睡眠时 
 
5. [单选题]心室律绝对不规则的心电图是
  A. 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 心房颤动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D. 心房颤动不伴房室传导阻滞 
  E. 房性心动过速 
 
6.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心电图正常变异的情况是
  A. 运动时出现一过性肺性P波 
  B. 早期复极 
  C. 运动时J点型ST段下移 
  D. 短阵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 夜间出现一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7. [单选题]心肌梗死急性期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
  A. T波高耸,无ST段抬高和坏死性Q波出现 
  B. T波高耸,随即出现ST段抬高,无坏死性Q波出现 
  C.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坏死性Q波,伴T波倒置 
  D. 抬高的ST段回到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深,存在坏死性Q波 
  E. ST-T多数基本恢复正常,存在坏死性Q波 
 
8.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及婴儿PR间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PR间期与心率成正比 
  B. PR间期与年龄成正比 
  C. PR间期常<0.12s 
  D. PR间期<0.12s者占50%以上 
  E. 以上都对 
 
9. [单选题]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时,左心室起搏电极导线置入的部位常为
  A. 左心室心尖部 
  B. 冠状静脉窦 
  C. 左心室室间隔部 
  D. 左心室流出道 
  E. 以上均可 
 
10. [单选题]心房扑动最有效的治疗是
  A. 胺碘酮 
  B. 西地兰 
  C. 异搏定 
  D. 普罗帕酮 
  E. 直流电复律 
 
11. [多选题]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
  A. 奎尼丁 
  B. 普罗帕酮 
  C. 维拉帕米 
  D. 利多卡因 
  E. 美西律 
 
12. [单选题]关于胺碘酮对心电图影响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对心率无影响 
  B. 可引起QT间期延长 
  C. 可出现QRS波群增宽 
  D. 可出现T波低平或呈双峰状 
  E. 可出现U波增高 
 
13. [单选题]以下为发生心房梗死可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不包括
  A. PR段抬高>0.05mV或压低>0.1mV,以Ⅰ导联改变最有诊断价值 
  B. ST段弓背向上抬高,Q波时限≥0.03s 
  C. P波宽大且形态畸形 
  D. 出现持续的房性心律失常 
  E. 存在对应的心室梗死 
 
14. [多选题]关于delta波的表述,正确的是
  A. delta波的大小取决于心房激动经旁路与房室结下传心室的时差 
  B. delta波的结束代表激动经旁路预激心室的结束 
  C. delta波的开始代表激动经旁路除极心室的开始 
  D. 静注腺苷可使显性预激患者的delta波变大 
  E. 静注普罗帕酮可使显性预激患者的delta波消失 
 
15. [单选题]人工心脏起搏器编码的第5个字母代表
  A. 起搏的心腔 
  B. 感知的心腔 
  C. 感知后的反应方式 
  D. 程控、遥测、频率应答功能 
  E. 抗快速心律失常功能 
 
16. [单选题]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
  A. 不应期正常 
  B. 相对不应期延长并且>PP间距 
  C. 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D.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 
  E.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17. [多选题]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禁用
  A. 奎尼丁 
  B. 阿替洛尔 
  C. 阿托品 
  D. 大量钾盐 
  E. 普鲁卡因酰胺 
 
18. [单选题]以下为洋地黄效应的心电图表现,但应除外
  A. R波为主的导联上ST-T呈鱼钩样改变 
  B. QT间期缩短 
  C. P波振幅降低或出现切迹 
  D. U波振幅轻度增高 
  E. ST段抬高 
 
19. [单选题]"冠状T波"广义上指
  A. T波直立或倒置,双支对称,顶端或底端呈箭头样 
  B. T波直立高耸,呈帐篷样 
  C. T波倒置,呈鱼钩样 
  D. T波低平或双向 
  E. T波深倒置,呈瀑布样 
 
20. [单选题]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运动负荷试验为
  A. 二级梯运动试验 
  B. 活动平板和踏车运动试验 
  C. 核素运动试验 
  D. 超声运动试验 
  E. 药物负荷试验